外五章 强掌心桨荡逆流(4/7)
让国库充盈。但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能那样自私,对我来说,难的是让大唐百姓如何在数九寒天感受到温暖,老人怎样颐养天年,以及……孩子的笑脸。
什么政治家,什么经济学家,什么军事家,什么文学家,通通给我靠边站,有我在,还轮到你们说话的份儿?
可是,即使这样的我,也不过是站在朝堂上芸芸众生的一个,我会的那些是今天来到含元殿上所有官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我就是这么普通,但我又是骄傲的,我为我大唐而骄傲,如果你们还在,我大唐一年内可以扫平你们所有国家,只因为比你们强的我在大唐如此寻常。它叫啥来着?哦,底蕴。
臣子们各有想法,李隆基也经过一番忆苦思甜,然后看着下面的群臣,说道:“诸卿,还得努力学呀。永诚,还有么?”
张忠点头:“有,但不是针对此事,是明年开春后的事情,小宝和鹃鹃打算大兴土木,预计耗资一亿贯。”
“多少?”一向沉稳的李隆基不由惊讶出声,别人跟着脸色变了又变。
“一亿贯,一千亿文,我家出一千万贯,陛下您出一千万贯,国库出两千万贯,大唐钱庄出一千万贯,剩下五千万贯,小宝和鹃鹃负责筹集,但不是我家出,我家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金,哦,小贝他们可能会出个百十万贯,这个没算在里面,随他们,愿意出就出。
还有我们官员们成立的集团,要拿出一百万贯,最近财务数据不错,过年大家分红,先把一百万贯予留出来。”
张忠一脸淡然地列举,单位全是以万贯计。
王晙的脸色不怎么好看,忍不住咳嗽两下,说道:“永诚兄,集团出一百万贯,作为个人来讲,我不反对。然,如此大的钱财使用,我户部为何丝毫消息不曾得到?”
“因,今日今时今刻才放出消息。”张忠坦然以对。
“陛下。”王晙作悲愤状。
李隆基蹙眉,一支铅笔在他手上刷刷地转着,二十多圈未落地,突然一顿,他才开口:“张卿,朕要说你。”
王晙高兴了,嘴角上翘。
“朕知道你总认为小宝和鹃鹃本事大,但,再大的本事,筹集五千万贯也为难呀,明年的医疗、教育、养老、再就业等福利部门的预算应先做出来,若国库还有盈余,可增加投入。
另,朕眼前所见之满朝文武,往日福利优渥、俸禄不斐,家中财产也未或缺,集团账目上如有余额,何不用之为民为国?钱放在那里会贬值的,不贬值的钱正如今日所议,让人担忧。”
李隆基语重心长地说一番。
于是无数愤恨的目光向王晙处汇聚,王晙发现天真冷,也不晓得今日散朝后张王两家答应送的加湿、暖风双功能的热风扇会不会还给送到家中。
“陛下,臣弹劾张忠有关乎国之大事不先与中书令商议。”宇文融声音响起。
“臣附议。”礼部尚书苏颐出言配合。
源乾曜跟着:“臣以为也是如此。”
“臣等附议。”又一群人同时弹劾,甚至包括兵部尚书萧嵩在内。
“臣还弹劾渤海都督府节度使张小宝和王鹃久留京城,不事边事,恐有它心。”有御史台的言官趁着此事把矛头指向别处。
“哦?那么朕想知道,卿弹劾他二人,想让他二人欲往何处?”李隆基问。
“臣不知道,臣只弹劾。”此人答。
“好,朕已知晓。”李隆基表扬。
“臣弹劾张小贝、王小远等人行事肆意,恐生异端。”另一个御史台的也不甘寂寞,见别人弹劾,他跟着出声。
只是他说完发现情况似乎不对,为什么皇上不高兴,之前同僚弹劾张小宝和王鹃没问题呀。
然后他看向源乾曜跟宇文融,两个人是中书的,只见二人猛对他使眼色,他这才恍然,弹错人了。
之前弹劾张忠和张小宝、王鹃,他知道是因为大家都有默契,每一次的大朝必然会找他们家一点毛病,不是说张王两家真有毛病,而是一种保护。
一个臣子一旦没有任何同僚反对是不好的,所以大家都是找点问题,估计这次自己一兴奋选错人了,大人可以弹劾,而且该送的东西还会给送到家中,弹劾人家小贝……有点过分是不?
此人如是想着,很捉急,满头大汗。
高力士忍不住了,只好提示:“你说小贝他们到处乱跑,那么小的孩子,哪里不对?”
“啊对,他们做的不对,陛下,诸位,你们想啊,小贝他们那么小,整天往远的地方跑,多让人担心,他们就不想想,累到了怎么办?冷到了怎么办?实在是太过肆意了。”此人急中生智。
“那又是如何生的异端?”李隆基问。
“必然的,陛下您想,他们在外面,我们担心不?一担心,就不能好好做事,做不好事,让百姓怀疑,不是异端是什么?”说完之后,此人长出口气,这一会儿的工夫,汗水已把衣服打透。
李隆基颔首:“嗯~!有道理,卿辛苦了。”
“乃臣之本分。”此人连忙跟着回应。
朝堂上出现了十来秒声音的空白期,正当李隆基要点名问政的时候,司农寺的蒋岑见没人说话,把本子翻开,朗声说:“陛下,经寺内统计,我朝之西红柿、辣椒、土豆、地瓜等外来作物,已经达到全国铺开种植之数,臣提议,应把玉米以行政命令……”
“皇上,皇上,银州急报,银州急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