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五章 杨浩vs沙皇(一)(2/3)
却在传统力量与儒化之间难以均衡,最终将极可能一统天下的机会葬送。各国在政治与外交上的利弊得失,是非常值得后代人深思的。
乙位面的二十世纪初,新朝建立没多久,本土新老政治力量还不够成熟。对内的统治理顺他们有着数千年经验可以学习,那是得心应手绰绰有余。但如何搞外交,却只有一个李鸿章可以学习。
问题是,李中堂的时代,是大清国被人欺凌拿捏各种折腾的苦逼阶段。那种情况下的外交,不过是对于妥协力度大小和付出代价多少的选择而已。那根本算不上什么平等,也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成就。
如今国力改变,格局完全不同。中国的外交家们自然不需要继续装孙子低声下气的。
但列强各国,或者说以英国为首的所谓才成熟外交力量,也还停留在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对弱国的讹诈勒索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和平友好概念。以至于。杨浩主导的中朝提携,中国---吕宋关系等等,都成了开创性的全新外交形式。
与时下流行的各国之间搞军事同盟那么单一的形态,无疑非常先进,也格外的另类。
更进一步的,来自于本世界后冷战时代的新兴外交方式,在这时代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杨浩希望这一代的年轻外交家们,能够提前了解并掌握那种方式,从而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奠定良好长久的基础。
其中用心之良苦,实在一言难尽。
年轻外交家们可算是有事儿干了。他们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埋头苦读。查阅车上装载的小型图书馆的资料,巨量来自本世界的研究论文作为参考,疯狂吸取各种闻所未闻的知识营养。
杨浩却是真正清闲下来,真正是以游山玩水的轻松心态,随着专列慢吞吞的驰骋在西伯利亚一路向西,越过乌拉尔边界,通行世界第一大地皮国家的广袤河山。
正如他所预料的,沙俄并没有因为远东的冲突而对使节团专列下绊子耍阴招。一路行来,完全按照两国邦交正常状态应有的样子,以礼相待。
顾维钧等人为之惊愕不已。杨浩却处之泰然。因为他很清楚,有着斯托雷平那么一位俄国历史排名第二的伟大人物当首相兼内务大臣,是不允许沙皇尼古拉二世犯下那种低级错误的。
而事实上,关于如何对待杨浩使节团到来的问题。沙俄政府内部曾经爆发过激烈的争吵。
就在海兰泡事件发生之后,整整一个哥萨克骑兵团被人全歼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包括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内,所有人都为之惊愕不已!
这样的结果太出人意料了,除了中国的北疆军团早有准备,挖了陷阱让他们往里跳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
但紧随其后的调查情报,和来自中国方面的报纸消息,却宣称这是完全由海兰泡民兵完成的战斗!
俄国人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人在撒谎!
民兵啊,不过是一些持枪的农民而已。面对强大的、专业杀戮机器哥萨克骑兵,他们没有当场吓得抱头逃窜,已经是无比的勇敢了,又怎么可能在抹黑突袭之下,还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随后又听说,是一股多达五百人的土匪武装,配合民兵力量先歼灭了突袭部队的分队,又趁机冲击并追杀了许多后撤的哥萨克骑兵。
这或许算是一个勉强获得过去的理由,可仍旧无法解释,为什么海兰泡的民兵半夜三更不睡觉,张开口袋等着他们的到来?!难道中国边境上的村庄都有那么强大而专业的军事防卫力量?这太扯淡了!
更进一步的情报继续发酵,说是远东军区受到了错误情报的误导,才会导致战斗的失败云云。
尼古拉二世已经没有耐心和兴趣听他们一遍遍地更新,粗暴直接的将其视为远东军区将领的无能表现,将一把好牌生生打烂了!
他几乎不加调查的就要撤换掉几位头头,关键时刻,首相斯托雷平挺身而出,替他们说情:“或许他们有一定的疏忽,但现在我们极可能面临一场激烈的战争,临阵换将反而会导致军心的涣散,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
陆军统帅库罗帕特金、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等等纷纷帮忙说项,好歹平息了沙皇的怒火。
说到底,沙俄无论军政,整个上层人士皆出身于贵族或者豪富阶层,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复杂的关系,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想折腾出内乱来。
斯托雷平更是目光远大的超卓政治家,非常清楚眼下的沙俄帝国。正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威胁。上一次的资产阶级革命差一点让国家杜马失控,他痛下杀手绞死三千多人,解散政府,又适当妥协性的解放部分农奴。逐步解放国家生产力,平衡各阶层的政治与经济诉求。
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来自欧洲的革命运动影响,还是来自中国更加激进的消灭贵族皇权、提倡全民平等的共和体制,都导致了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思考与理念变化。如今,有太多的人要求沙皇彻底退出国家主人的地位。改变贵族以血统来霸占国家上层话语权的现状。
革命!极可能是天翻地覆的、大批人掉脑袋的革命!让他们整个统治阶级一体完蛋的革命,极可能随时爆发!
这种危险情形下,俄国上层必须团结,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维护整体的利益。
因此,远东军区的将领们不管犯下多大错误,还是能保就保。只要他们在接下来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