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四章 偷天换月(1/2)
按照野史记载,废墟中的那具焦尸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死没死,没死的话他又逃到了哪里?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朱棣本人也持有怀疑,后世史家和民间传说更是众说纷纭,离奇万分。
这些故事,兰斯洛特虽说并不是特别耳熟能详,但也是听说过的,这个朱允炆连究竟在哪儿都不知道,自己的老板居然说发现了朱允炆的墓,这也未免有点太离奇了吧。
张天元却笑了笑道:“民间流传的说法,未必就是假的,你可曾听说过建文帝出家的事儿?”
“知道一点,好像是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逃出京城,到了洛州的一个寺庙当了和尚。”兰斯洛特想了想道。
“没错,根据民间传说,在燕王朱棣围城之后,建文帝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决定自尽殉国。这时,突然有一个太监跑了过来,他告诉建文帝,太祖皇帝临终前曾经交给他一个密匣,并叮嘱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难,可以打开匣子。”
“建文帝听后,急忙命这个老太监取来密匣,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三套袈裟,三张度牒,一把剃刀,三张度牒上分别写着应贤、应能、应文三个名字。应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应贤、应能分别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杨应能、叶希贤。”
“匣中还有一封信,上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
“建文帝一看,便明白这是太祖皇帝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有今天,传此密匣,告知自己剃发为僧从密道出逃保命。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游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听到这里,兰斯洛特摇了摇头道:“这个话我是不太信的。既然朱元璋都已经知道朱棣会叛乱了,那干脆把帝位传给朱棣也就是了,何苦非要闹出最后这样的笑话呢?”
张天元笑道:“你说的没错,这一点我也觉得是无稽之谈。不过建文帝出京城到洛州出家或许是真的,毕竟是民间传说嘛,真真假假,很难辨别清楚,我以前也是不信的。不过这一次去阳城发现了建文帝的墓穴,也就信了。”
“这建文帝化妆出逃之后,皇后马氏为了掩护他,命令太监放火烧城,然后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宫之后,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太监、宫女们迫于压力,便慌称建文帝以自焚而死,并指认皇后的尸体就是建文帝,此时火中找出的尸体已被烧的面目全非。难以辨清,就这样朱棣信以为真,没再追究。”
“简直匪夷所思,女人的骨骼跟男人有很大区别吧?”兰斯洛特又说道。
“你这话不错,可是当时的科技条件怎么可能辨别清楚啊。”张天元笑了笑,继续说道:“曾经有人说找到了建文帝出家后的隐居之所,阳城的某个叫高峰寺的。据《阳城志》记载:高峰山寺内斋堂地下有一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的铭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开山祖师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经过。以此。后人推测此处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后的归宿之地。”
“这个传说我也听说过,不过真得有这么一个地方吗?”问出这个话的时候,兰斯洛特忽然间一拍脑门,他明白了。终于明白了,之所以选了建文帝的墓穴来做文章,就是因为这个人的传闻太多。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对于此,每一种说法都只能说是一家之言。因为没有哪一种说法说自己有十分确凿的证据,说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也许建文帝的生死与下落真的如其它历史之谜一样,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千古悬案。
正因为如此,才更好利用啊。
你们既然没有证据说别的地方有朱允炆的墓,那我就把这个民间传说当成真的,你问我有什么证据,我在里面发现了洪武年间的青花瓷器啊,而且还有朱允炆随身携带的玉佩等物。
恰恰这些,别人办不到,张天元却办得到,他真的能够制造出一个所谓的朱允炆的墓穴来。
“老板,您的话我明白了,就是说,咱们的高仿品已经达到了洪武朝官窑青花瓷的水准,只是想要借着一个机会把它推广出去对吧?”
如果说以前兰斯洛特只是一个靠低保度日的落寞贵族的话,那么如今的他,却没有那么简单了,他好歹也是跟藏古界的很多人都打过交道的,也替张天元办了许多事儿,因此虽然一开始不太明白张天元这真真假假的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他完全明白了。
自己的老板一直说要对付瞒天王组织,还想将国外的陶瓷器弄回中国,但是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啊,所以必须得有非常手段,而这一次出手,大概就是所谓的非常手段吧。
一个可怕的布局。
一个天大的圈套。
这是要跟整个藏古界玩一个游戏啊。
瞒天王的高仿古玩在中国以及国外都是可以以假乱真的东西,可是如果出现了一种比瞒天王的高仿品更出色的高仿,那情况会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人鉴定古董,采用的都是对比法,两种东西一对比,瞒天王的高仿自然就成为了赝品。
这是釜底抽薪的计策啊,实在太狠了。
而且等以后张天元的高仿成为了标准,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来偷天换月,把真正的古董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