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末之军国天下》

久久看书网(99kshu.com)

首页 >> 明末之军国天下 () >> 第二十六章钢铁厂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kshu.com/104748/

第二十六章钢铁厂(2/2)

就是孙子辈的小不点了。

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铸的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三个大的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秒落锤几十次;三个小的重八十斤,冲程二尺,每秒落锤数百次。大锻锤用于粗加工,小锻锤则是精加工——实际上也精不到哪儿去,毕竟仍是锤子敲,说到底,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可惜,现在的技术条件不能冲压,更不能精密锻造,否则朱云扬就有金属机床可用了。

高炉、鼓风机、水力锻、炒铁炉,这些东西还在这个时代的认知内,但炼钢法的改进终于让他们彻底认不出来了。

朱云扬用高铝粘土烧制了很多大土锅,先把粘土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十个小时,土锅就新鲜出炉了。

只是胡汉民不明白,这些土锅子能拿来炼钢吗?那不和炒菜差不多了。

明末的钢,主要有炒钢、百炼钢、灌钢三种工艺。

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朱云扬那炒铁炉就能生产,其实出的主要是熟铁,还有少量中低碳钢,质量很不稳定;

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复叠锻得到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只适合制造宝刀宝剑;

灌钢法在北宋年间《梦溪笔谈》就有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这三种工艺都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朱云扬要炼的,是坩埚钢。自从春秋时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才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才有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

也许是五胡乱华的战争,也许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坩埚法在南北朝时期失传了,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印度得到发展,阿三们用此法炼制的乌兹钢,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曾经斩下无数十字军的头颅。

坩埚法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马丁-西门子平炉炼钢法逐渐取代,但二十世纪兴起的转炉、电炉又可以看作坩埚法的变种,坩埚法在两千年后焕发了新生。

高炉、水车、炒铁炉、工人宿舍、冷却水塔,都一一建起来了,铁厂通向村子的路上,还起了一座大门。


状态提示: 第二十六章钢铁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