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章 赵氏寻人高岭镇 小二讲奇客房中(1/2)
听店小二讲,这位贞白山人之所以受到高岭镇百姓的尊重和爱戴,被尊称一声“高人”或“大师”,源于他在为高岭镇百姓解厄的过程中,使百姓深受的教益;源于他使得一些迂腐盲从之人,瞬间改变了某些观念;还源于他不讳禁忌,向百姓泄露了许多世人不知的天机。
店小二讲了很多,使赵玉茁最为感慨的还是这位大师来到于家为安抚于家亡灵,清除于家祸患而向世人诠释的处世原则。
据店小二讲,高岭镇于家现在的当家人名叫于大河,不到五十的年纪就已是身弯背驼,老态龙钟。在他父亲下葬之前,他原本不是这样老迈,只因在对待父亲丧葬之事上的一念之差,误听、误信了市井传言而遭受到了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打击。
当于大河猛然认清遭受的这种巨大的精神摧残和生活磨难是原于自己近似于忤逆的行为所致时,悔断肝肠,噬脐莫及;当明了原因而对悲催事件无法力阻,回天乏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越演越烈时,更是悔不当初、抱恨终天。
就这样,于大河像当年伍子胥过韶关一样,半天的时间便苍老至如此模样。
好在有句“天无绝人之路”流传至今,并应验在了行将至绝路的于大河身上,这便是贞白山人路过此地巧遇了他家的境况,并且对他家施出了援手,解了他家的危难。
于家危难虽解,可于大河的容貌、神态却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他如今的这幅形态也许是天道冥冥之中刻意的安排,是留给世人反思的“教材”。
赵玉茁听店伙计说,这个于大河在他父亲弥留之际,误听人们传言,信什么“留三顿”,以致于怕自己的父亲不能“留三顿”而作下了忤逆悖理之事。
所为“留三顿”,市井是这样解释的:老人晚饭后断气叫“吃绝子孙粮”,预示着子孙后代有断炊的厄运发生;早饭前咽气叫“省子孙粮”也叫“留三顿”,又预示着子孙粮食充盈,吉运绵长。”
市井之人只知人云亦云,愚昧盲从,殊不知子孙后人的富贵贫穷非是取决于亡者对这顿饭的吃与否,恰恰相反,亡者却是以这种形式来提醒子孙他在世时留下德行是否需要修正。
换句话说,亡者弥留之际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和这个特定的气场中,猛然检点自己留给子孙的生活方式、处世原则正确与否。
此刻,亡者若检点到生前教授给子孙的行为背德,认为这种行为最终会给子孙带来灾难,即轻者断粮,重者灭顶。弥留之际的他因此时口不能言,行不能达,只好选择在晚饭后咽气的形式提醒子孙,以便子孙反省、觉悟,以尽头最后一次教导子孙的已无。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反,亡者弥留之际对自己及子孙的行为无校正之处,也就安然的选在早饭前或避开晚饭后谢世。他的子孙便以他安然瞑目体现出的心慰自勉,子孙们只要秉承亡者生前留下的教诲和信条处世,终将幸福安康。
就是这些可悟而不可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天机,使愚昧无知的于大河偏信了市井蜚语,每当晚饭后,便提心吊胆起来,恐怕父亲在此刻咽气。相反,提心吊胆了一夜的于大河,每当到了第二天早饭前便有了盼着父亲咽气的念头。他也知道这种念头是大不孝的忤逆行径,所以心中作如是想,面上却万不敢显露半分。
他做的第二件忤逆行径更让人愤恨,那就是听信了所为的“隔梁断气”之说。此说是当人快要死亡之时,要把他抬到外间的篱笆床上,如果在原来的床上断气而挪至外屋的篱笆床上,就叫做“隔梁断气”。
市井说“隔梁断气”的人会给后人事业上带来阻隔,又说“隔梁断气”会影响亡者投胎转世,因而被闹得家中鸡犬不宁。于大河惧于此事,于是。便在父亲意识尚未消失,便把父亲早早的移到外屋停尸的篱笆床上,致使其父亲看到篱笆床以后心中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并在恐惧中咽下了最后那口气。
于大河此举如果是为了父亲能顺利投生,而忽略了父亲的感受尚可原谅,可是他的真实意图却是怕这个“隔梁断气”会影相子孙前程。殊不知这个“隔梁断气”正是一些像于大河此种忤逆子,为了掩盖自己的某种丑恶心态而散播于世的缪言。
“隔梁断气”为谬说。真正丧葬礼仪是当亡者谢世的片刻,子女为其穿好“送老衣”以后,在外屋门口烧化几张“倒头纸”,然后将亡者移至外屋的篱笆床上,便于行隆重的丧葬礼仪,于大河偏偏本末倒置,使得其父死不瞑目。
他做的第三件忤逆行径是听信了他夫人的谎言,而做出的大不孝的荒唐行径。就因为他夫人谎称说:“妾身梦到有位神仙对我讲,公公应该死于偏房,否则就难以转世。”这句话使他的父亲虽有“寿终”却未得“正寝”。”
俗话说“知妻莫若夫”,于大河何尝不知夫人说的是谎言,她是害怕公公死于正厅徒增恐惧才有此一说。可这个于大河偏偏把父亲在人世间过得最后一个“节日”当成了儿戏,以致意识清醒的父亲在意识到自己的灵床被设在了偏房时,咽气时又平添了几分怨气。
殊不知在中国几千年的丧葬传统中,特别强调“事死如事生”。世人对人生最后的这个仪式更要重于平生任何节日的仪式。人们对其的态度要像人们对岁末的节日“春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对待。他不仅是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