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太乙真人(1/2)
看官须知,这个工程是为皇帝镌刻传国玉玺,事关重大,故在安排上很有讲究:三十五名玉匠被分为上、中、下三班,每班九人;尚余篆字,仿佛自己这才真正像那面南君王的皇帝!心中这个美滋味全都从眼神中流露了出米,声音也走了腔,忙道:“司礼太监将玺用到纸上递与联看!”
秉笔太监争忙刷上朱砂,司笺太监急忙打开素笺,司礼太监一连三印,捧与圣览.不料想看了印文,永乐帝的脸竟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刚才那喜孜孜的面孔全然不见。众臣僚全都莫名其妙,近旁太监神头往索笺上一看,脸都吓白了:不知何故,那素笺上竟还是赫然印看‘九老位都君印.六个篆字。文武大臣也全愣了,一个个呆若泥塑木雕。金殿一下子静悄悄,阴森森,竟像变成了阎王殿。
半天才响起水乐帝十分不悦的声调:“传旨工部尚书,再行开洗。”
工部街书领着这拔玉,空着两双手哭哭啼啼,转回本衙心想,十年寒窗,多载勤勉,才扮到这二品之位,今日看来要断进在这颗玉印上了。好在玉匠并未发放,于是又将其拘到一处.众匠人听到这段惊奇的故事,都十分惊讶,想不到一块古玉,竟有如此的灵气.并不为皇帝成势所慑,不为华堂尊荣所恋.这越发加深了众人对这颗玉印的敬重.
官差不自由,只得照原样分班协作。每日寅时众匠人进衙,卯时准备,辰、巳兴工,午、未磨洗,申时停息。工部尚书害怕因此获罪,催促不停。不足一月,又已镌刻完毕。看看确实一字不差,而且字字清晰,便又捧进宫来交旨。
小太监说:“万岁爷在谨身殿议事。”
工部尚书又慌忙投谨身殿而来。到了谨身殿,他也不待三宜两召,径自走进。
水乐帝道:“卿何事来得这样急促?”
尚书道:“开玺完工,特来复旨.”随即双手递七玉玺.
水乐帝看上面确是“奉天承运之宝”的篆字,忙命人刷朱砂印在纸上.待掀开籽时,却依旧又是“九老仙都君印”.永乐想:该印是古灵之器,难道是我对其尚不够恭敬,故不愿为我所用?于是将玉玺恭恭敬敬地奉于御案之上,三鞠躬,九叩一首,然后念念有词地祝道:
“玉玺,玉玺,朕今有礼,听旨莫傲,珍贵无比!”
祝罢仍旧传旨工部尚书再行镌造.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这颗印两次镌造不成,工部尚书真所谓惶惶不可终日。他胆颤心惊地仍旧点起全部制玉匠人,吩咐道:“旧字要洗得清,新字才开得明。众匠人要小心了!”
众匠人齐声道:“明白了。”
这一次,大家格外认真地开洗。只因这“洗得清”三字,就将这玉玺洗薄了一半。众匠人恭恭敬敬按时而作,细心镌刻;工部尚书须臾不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丝毫不敢马虎敷衍,终于再次完工了。众人看到印面上“奉天承运之宝”六个篆字格外醒目耀眼.
五更上殿,尚书献上玉玺。忙刷朱砂,印在纸上.掀开看时,仍是“九老仙都君印”!这下把个永乐皇帝气得七窍生烟,恼羞成怒,雷霆大发。
举了这玉玺,往九间殿丹埠之上就是一摔.骂道:“纵是能者,不过草仙,怎敢戏弄朝廷!”接着,便转出一道圣旨:着锦衣卫将玉玺重责四十御棍,押入国库,封锁不用!
锦衣卫都指挥领了圣旨,喝令校尉五棍一换,四十御棍换了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座下的著名弟子。
师伯乃是三清之首的太上道君。天上人间享奇哉,因果乱世共享奇珍,太乙的寿命与世共存,与天同在,可长生不死,拥有数不尽的功德和气数。
太乙真人宫中有书言:
侍天颜之咫尺,额广足圆,趋帝阙之须臾。
眉清目秀,天庭高阔,不贵还当富有馀。
地阁尖长,多忧还是家不足。
鼻如悬胆,平生足禄足财。
耳若连腮,自是有名有誉。
因其功名较晚,筋骨伤高。
绿何寿命不长,人中短促。
口无棱角,终为说是说非。
唇若含丹,一世润身润屋。
常是忧深远虑,只为眉攒。
然而吉少凶多,皆因目陷。
伤残骨肉,须知眼下泪痕。
克害亲情,偏忌怒中喜色。
欲识其心不善,眼视偏斜。
要知其心不良,唇掀舌薄。
齿方而密,聪明勤视诗书。
面润而长,志气贯通今古。
若知贵贱,细看分明呜呼。
唇若掀翻,言语虚而怀奸。
眼如深露,诡诈大而蕴强梁。
五岳不正,非尽善尽美之人。
两眼雌雄,岂由义由仁之子。
色如常变,必蹭蹬而名更迟。
声如破锣,多刑害而心不睦。
眉如一字,岂能润屋肥家。
背若屏风,终是封妻荫子。
腹垂腰阔,衣粮足用而仓库充。
胸露肾高,家业败散而寿源少。
若乃天庭中正,定知事事无忧。
假若眉宇长弘,必主般般利益。
身宜横阔而正,扁不入相。
维体上短下长,难为吉论。
若夫行步缓重,当为仁德。
更加坐视端庄,必为福相。
神要藏而威不露,贵而可知。
色要正而气要清,富而不谬。
色要细察,方断吉凶。
形要细说,方言贵贱。
或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