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运河谈(1/2)
李广想教训一下张超,却被狠狠教训了一番,他跑到皇爷面前哭泣,这才明白自己给人坑了。所以一回到内官监,就到处寻找那个吃里扒外的小太监,结果却被告知小太监已经被调走了,恨恨的李广只得狠狠地骂了几句,算是稍解恨意。
但是这次李广被罚却真正让宫中的太监们看到了李广在皇爷心中的地位,所以雪中送炭的人特别多,甚至外廷的刘首辅也托人给他送了礼物,让他受宠若惊。
李广一恢复过来,就仔细打探张超,这才发现张超不仅名气大,跟朝中很多大员也都能扯上关系。就算跟张国丈关系不好,可是他跟徐琼关系不错,怪不得这一次看着是受罚出外,可是却被点了钞关主事这样的肥缺。一时之间,李广就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但是这个世上聪明人还是很多,李广被人一点拨,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张超不是去了苏州,正好可以让他去苏州追讨税款呀。
所以李广就几次跟弘治说起此事,当然是找出种种理由,虽然弘治也斥责他不要报复大臣,但是听的多了,弘治也有些动心,试一试总是好的,所以就让萧敬试探一下张超的口风。
李广受宠,萧敬等人也想着跟他缓和下关系,再说压榨一下张超,逼着他跟文官们离得远一点,也是好事,所以他就说,现在不行,还是让张超干上一年半载,立了功劳之后,才任命他担任此事。
而且光让人干活却不给好处又不行,何况是去苏州追讨税款,必须要加美官以壮声威,如果张超立功了,到时候就好处理了。皇帝对此十分赞许,就让萧敬借着送别徐溥的机会通知张超早做准备。
这一次徐溥回乡,张超外放过来送别的人很多,朝中的大员基本都过来了,对于徐溥如此憋屈的回乡,大家都十分同情,所以过往加在徐溥身上的种种污水就一扫而光,现在他的声望正隆,可惜已经没有用了。
刘吉作为首辅也亲自来送别徐溥,拉着徐溥絮絮叨叨说了不少,弄得徐溥有些不自在。不过徐溥退休了,也想开了,刘吉你就折腾吧,老夫看着你起高楼,看着你宴宾客,看着你楼塌了。
官员们一一来与徐溥告别,轮到谢迁时,徐溥拍了拍谢迁的肩膀,老夫也只能照顾你到现在了,该做的该说的老夫都做了都说了,日后的路该怎么走,就要看你自己了。
张超这边则是一大堆同年围着他,对于他这次所谓的被贬出外,大家是十分羡慕的,这样的美缺谁不想?由此众人也看出来张超的势力,这个时候当然要多多交往沟通一番,日后也有个照应。
张超本来以为要在京师待上三年,所以一所大房子都买好了,结果现在用不上了,干脆就借给没钱买房的同科们居住,靳贵,宋珫毫不客气的搬了进来,另外张超搭救过的陕西进士张彩也一样搬了进来,现在张超的新家已经成了弘治三年进士聚会的地方。
靳状元现在已经成了倪岳的兼职秘书,混进了实录编修组,可是羡慕坏了一群老翰林,只不过他是状元,倪岳的提拔也不过分。
宋珫则是因为敢言,在都察院开始见习,张彩因为跟王恕同乡,被分到了吏部见习,都是好岗位。其他张超熟悉的人有的在京,有的出外,有的回乡,就不一一介绍了。
送别了众多官员,张超就扶着老徐溥回到轿中,等到了通州上了船,徐溥才把张超叫了过来,他想跟张超好好谈一谈。
这一次张超主动请求陪同徐溥一同还乡,本来也就是随便说说,毕竟座师还乡跟他一路,他不这么说话没办法交代。没想到徐溥竟然同意了,他也只好捏着鼻子跟这位老先生一起走。
徐溥跟张超并不熟悉,也不怎么赞赏张超担但是他觉得张超的本质是好的,利国利民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也还顾全大局。
张超所说的三个有利于,这个时候已经流传起来,那些儒家顽固派当然很看不惯,但是徐溥这样的极品官员反而觉得他说的有理。只有做事的才知道,有时候必须知道权变,只是张超看来没有弄清楚原则和权变的关系,毕竟还年轻嘛,还要多历练历练。
如此一来,徐溥对张超的观感好了不少,当然张超领头为他说话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这一天相处下来,张超真心诚意的小心伺候,徐溥就有些感动,他觉得可以跟张超好好聊一聊,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想的,也教一教张超官场的经验。
张超对于此时的明朝,说到底还是有些雾里看花,他跟着徐溥这么一交流,就发现老徐待在翰林院这么多年养望,又入阁干了几年,确实有不少心得,而张超来自后世,眼界比较开阔,很多事情不局限在儒家的观点,所以两人的思想交流就碰出了火花。
对于明朝的财税制度,两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是对是错,谁都难以说服对方,因为明帝国实在太大了,张超很多做法也许适合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是要是到了北方,搞不好就祸害很大。
比如说赋税货币化这个政策,张超和户部都觉得要推行,这样确实有利于政府的运转,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但是在北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徐溥就发现,在北直隶,现在户部要求不收粮食了,改成收银子了,老百姓看来也省了不少运输的花费,这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具体执行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百姓手里没有银子,他只能在交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