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三篇策论(1/2)
回到自己的船舱,张超想起跟徐溥的交谈,他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士大夫确实是国家的精英,以国家为己任不是白说的,他们是切切实实在做,但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他们有的时候只能是在原地打转,甚至走回头路,比如此时的明朝的这条内卷式发展模式。
历史已经证明这条道路就是一条死路,既没有扛过满洲的入侵,也没有挺过西方的殖民大潮,最后陷入到历史的深渊中,所以必须要改革,甚至要革命。而对于这些士大夫则需要改造他们的思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很快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就要出世,但是他的心学并没有完成救国救世的重任,反而在摧毁了理学的同时,造成了思想的混乱,所以当明朝遇到危机时,士大夫们集体堕落了,袖手旁观,一无所成,最后眼睁睁的看着亡天下。
所以张超要做的首先是改造思想,寻找自己的同路人,他现在有钱,有地位,有名声,有宣传工具,那是不是可以试一试呢。
李富贵是兵家思想,陈克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西方是国富论,果然英雄所见略同,要做事就需要先立言,那么张超需要什么或者说他需要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他翻出了研究多时的大学衍义补,他决定来一个集众家所长,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两千多年的治乱循环,现在是需要抛开四书五经了,而且他身边正好有一个博学,经验丰富的士大夫,那就先开始两人的思想碰撞吧。
张超准备了三篇策略,论财富,论义利,论人口,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
张超通过对历史的不同解读,从劳动创造财富开始,驳斥了财富有数论,说明了劳动工具的改进带来了财富的增加和国力的提升。结合他的发家史,他提出了第一个重要观点,生产力水平决定统治方式,张超认为要重视工匠,提高工匠的地位,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张超分析了他对三代的理解,认为三代时期刀耕火种的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财富稀少,因此才会出现无数邦国,并且三代的统治核心地区十分有限,所以儒家赋予三代的种种假想都是空想,井田也只是适应那个时代生产力的产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大范围使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这才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后秦国一统天下,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导致的财富增加,让邦国有能力去扩张,典型的代表就是鸿沟和郑国渠这样大型水利工程的出现。
秦国的迅速灭亡,张超以为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制度没有跟上大一统的国家现状。当初为了扩张推行的军国制度,到了统一之后,已经不太适合庞大的国土。另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是不够强大,所以秦国才会在建设诸多工程后,耗尽了民力,这也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
所以到了汉初,才会重新分封,才会出现岭南独立这些现象,但是随着铁器的大量推广,生产力又开始攀升,汉代逐渐实现了中央集权,这个时候儒家才真正兴起。
对于儒家的崛起,张超认为中国庞大的国土导致的控制力不足,必须借助儒家来凝聚全国的力量,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外没有办法整合资源,所以凡是儒学昌盛的王朝,往往外患非常严重,比如东汉,比如宋朝,比如大明。
另外一个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就是世家大族的出现到灭亡,到了唐宋时期,为什么世家大族逐渐消亡了,张超给出了他的看法,生产力水平提升,纸张,印刷术的出现,导致世族没办法再垄断知识,这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标志就是海运的出现,中国开始探索海外,从现有的周边几个小国,到印度,甚至阿拉伯半岛,中国人隐约都知道他们的存在,这就是生产力提高呀。
张超还零零碎碎的议论了很多,这篇策论被送给了徐溥面前,希望他点评一二,徐溥对于张超的立言之作,也是十分好奇。
这篇策论简单易懂,论据扎实,道理说的很清楚。但是无论是论点,论据,还是结论都让徐溥很吃惊,他没想到张超竟然还可以这么分析问题,但似乎很说得通,徐溥想反驳一时还真说不上来。张超还如此重视工匠的意义,考虑到张超的发家史,徐溥知道张超所说虽然有私心,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财富有数论被推翻,这个结论太耸人听闻了,这岂不是说无数士大夫坚持了一辈子的财富观都是错误的。既然财富不是有限的,那么又如何约束皇帝约束自己的贪婪呢,他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第二篇是义利观。张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逐利光荣论,他认为通过合法的手段发财是国家应该支持鼓励的,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对于国家的稳定十分有利。但是逐利不能不择手段,需要义的约束。何为义,最基本的约束就是法律,更上一层是道德。
利也有大有小,为自己是小利,士大夫为国逐利,这是大利,那种鄙视利益的行为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是一种渎职行为。张超借鉴了一个经典的外交语言,对于国家而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然后他又分析了对于不同国家的态度。对于敌国就应该跳出义的限制,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做,那种站在道德的高度随意点评己方不义的行为简直就是叛徒。但是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