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该出场的人未见(2/2)
计划执行如此长时间海盗也该闻到风声,不是见势不妙逃走,也会自抱团对抗。而在军事上并不怕海盗能掀起多大风浪,但这总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让他费心。加上已知郑芝龙等人未浮出水面的郑芝龙等人,都是亮相比不亮相好。这些虽不比与荷兰人一战前那么让他忧心忡忡,要留意别阴沟翻船也是烦人的。
对此沈磊也没有太好办法,保持一份谨慎与警惕,打铁还要自身硬,加上不断增加自己的实力才是最好的应付办法,他在天启三年年底主要关心的是鱼雷与鱼雷艇研制。
鱼雷研制经过这么长时间研究各小组都有一些进展,如聚能炸弹能将直径一米的大树干炸烂一截。这个强度就算是十厘米钢板也吃不消,别说这时代最大的才一千多吨的木头船。
另外抛射药的研制进行也顺利,包括喷口都设计完成,定深问题也已解决大半,现在在进行系统合成。各分系统的成功不等于马上集成可用,主要是存在定时不准、射程近、度慢、成功率过低等问题。
如射程几经试验目前装药与重量下不过六十米左右就入水了,入水后能保持十节度只有二十米左右,及风浪绞大表现更差。
如此表现沈磊还是蛮满意的,这完全是全新,第一步能达到如此性能也不算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鱼雷也只有四五百米攻击距离,度也只有十几节。
而双方作战条件比一下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舰十几节度,现在五节以下;作战距离是几千米对比是现在一二百米;作战环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巡洋舰、驱逐舰要冲锋几千米才能施放鱼雷,完全是九死一生掩护己方战列舰的自我牺牲。而现在就是的这个性能也不过多挨一轮炮弹,增加的损伤有限。
对比一下就现在这性能只要合成出来,成功率提高一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作战自损率、毁伤对方比例等根本无法比较,也就是说极具实用的高战斗力。
而且现在的威海上三号甲型炮虽比荷兰人盖伦上的火炮更具威胁,但荷兰人还有更专业的大战船,再进行一些针对性防御,无法快引燃对方船只就会陷于苦战,有鱼雷才不必马上造更大的船与炮才能与之对抗。
虽更大的船与炮肯定需要,而且都在研制。如造船一千吨级船坞已经建设完工,正在造巡洋级战船,二千吨级船坞也动工在建,将造平洋级运输船。五千吨级船坞也在计划之中,准备五年内造出二三千吨的震洋与三千吨以上的安洋级运输船。
只是相对造船高标准的火炮更困难,不似铸造数千斤前膛炮马上就可以动工。而沈磊需要绝对优势的火炮需要整个机械加工体系的提高,四号三十二磅炮的计划至少还要三年。
在此情形下他更需要鱼雷来填补此时威海的攻击力不足问题,而且鱼雷不仅填补一时,可以节省造大船的费用。如今后一支轻型舰队也能对抗大型战船,而不必处处布置大战船。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