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陈平遭妒 2(1/2)
第八十四章陈平遭妒(2)
“唔!雉儿这主意好。”太公插话道,“如今咱们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完全没有必要像始皇帝那般盘剥天下万姓,将财富都聚到自己的身旁,最后却得了个身死而国灭的结局。欲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咱们能够尽力地帮助臣民过上好日子,也就能够争取大家的全力支持。日后再想做什么事情,也就不会孤单了。”
“行,就依雉妹所言!”汉王极为爽快,“反正为了在对付霸王的时候能够多增加些筹码,咱们可是豁出去了!当初是白手起家,大不了再穷回去。咱们又不是没有过过那样的苦日子。”
“雉儿是个贤内助,季儿又是个明白人。老夫就知道这件事定然能成。”太公高兴地说道。
“那是公公与三郎看重雉儿。雉儿心里可高兴呢。”吕雉笑道,“依雉儿看呀!有三郎这般专注的对手,霸王才应该在睡梦中被吓醒才是!”
汉王于是找来萧国相说明了意图。
“主公英明!”萧国相感叹道,“主公能如此克己仁义,怎能不赢得万民的爱戴!凭着这点去跟诸候争锋,天下又有何人能够抵挡呢?”
于是相府谕告民众,可依照规定到皇家园林池苑耕种采伐,以扩大生产增加收入。告示一出,如一方巨石投入湖心,激起了千重大浪,百姓们都奔走相告,庆幸自己遇到了仁义之主。
陈平谏道:“如果在太平时期,大王造福于百姓乃是份内的事,自然用不着沽名钓誉,可以做而不说。但在大争之世,却得好好地做个宣传,以获得人心的拥护。微臣在这个方面有些能力,请大王交由微臣负责办理!”
汉王大喜:“正该如此,才能够扬我大汉的仁义之风。”
于是又趁热打铁,下令大赦罪人。
秦廷自始皇帝以来,律法极苛,纵然是刁恶的人也不敢轻触其法。况且官方所征赋税极为沉重,三秦之王原本为大秦的将官,所施行的律法相较大秦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常有百姓被盘剥得活不下去,便只有铤而走险觅条活路,故而监牢里往往人满为患。
大汉此举既给了一条活路,又给了自由。受惠之人自然感激不尽,就是民众听了也无不感戴,故而王府如有征召,人人都积极响应。
等到新都各方面趋于稳定,汉王又着手于疆土内的民生重建。
先撤去大秦的社稷,而建立了大汉的社稷。
社为土地之神,稷乃五谷之神。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原而言,对社稷之神的崇拜,乃是王侯国家、庶民乡里的普遍信仰,君主也得定期主持祭祀,以向上天祈求五谷丰登。因此社稷二字成了国家象征与代称。此举无异于为关中的民众建立新的信仰,从此之后,属地民心就由旧秦转移到了新汉,在意识中让民众完成“汉承秦”的过渡,意义非同寻常。
蜀汉地区是汉王最早的封地,是大汉国隆兴的源头,汉王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免除了两年的租税徭役。汉王当初在汉中及巴蜀立国的时候,就已经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民众受惠不浅。如今有了这番举措,让利虽然不多,却令众人感受到了汉王的感恩之心,自然是人人庆幸个个欢欣了。
萧丞相又承袭旧制,在县乡里设立三老,选取当地德高望重者出任,免除他们的租税徭役,令他们辅佐官员引导民风。对关中军卒的家属,也予以免除一年租税徭役。
各项措施相继下达,都让民众普遍受到实惠,大汉境内欢声一片。
“大汉有如此明君,咱们的日子定然会过得越来越好!但大伙儿别忘了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呀!”三老们经常教导当地的民众。
于是汉王仁义爱民的名声传遍天下,各地百姓纷纷慕名前来相投。当时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各地所缺的就是人丁,如此一来,无异于雪中送炭了。
这因风吹火、锦上添花的事,当然是陈平所建的功劳,他在此时令人四处活动,因势利导推波助澜,挑起民众忆及先秦时的战乱之祸、始皇帝治下的役税之苦,要大伙儿感念汉王的好处,帮助大汉统一天下共享和平。
汉王原本最讨厌读书人,当初重用陈平,只是看张良的面子而已,想不到这个白面书生能量还真不小,在近段时间里居然接连立下了大功,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倒也想详细地了解一下他们底细。
陈平从小就没有父母,只能依靠着兄嫂过日子,虽然贫苦却生性好学。长兄见他如此,就让他专攻学问。嫂子却恼他不事生产,常常口出怨言。长兄陈伯大怒,索性休掉妻子,尽力供他出外求学。陈平深感兄长的爱护之情,学习格外努力,四处游走拜师求学。曾经师从黄石公,并因此而接触到黄老、兵家等诸多大家,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之道。出道以后,就有意识地为主公争取民心,如果遇有机会,总要上表劝谏,好好地争取一番。只可惜前两位主子并不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魏王绺根本就是个得过且过的主儿,自然不肯平添麻烦;霸王项羽虽然志在天下,但刚愎自用自负已极,又怎么会轻易地顺从书生之见呢?陈平心内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如今投到大汉,汉王在诸事上都放手让臣下自行打理,陈平借势实行抱负,虽然因风吹火用力不多,效果却是极为明显。汉王在举国齐发的感恩声中,对陈平也是另眼相看,将他擢升为护军,还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