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贺兰之行(2/4)
季常青。”“哦,真是个好地方,怪不得西夏时在这里建都,连国王死后都埋在这里。”“怎么样?如果你对贺兰城的风景感兴趣,我可以带你逛两天。”老者看到史记可听得很认真,便热情地提议。“贺兰城虽美,可是我没心思去逛风景啊!我现在想的是这么大的贺兰城,我上哪里找人呢!”史记可有点儿失去信心。他原以为偏僻的贺兰像个部落,像三俞县似的,一条街,一目了然。
“贺兰城虽大,但人口稀少,全城人口不足2万,外来人更少,应该好找。小伙子,别害怕,我帮你找。”
听了老者的话,史记可稍微恢复一点儿信心,口里不停地感谢老者。
贺兰火车站到了,史记可跟着老者走出火车站。火车站建于1920年,两层楼式的红砖建筑,面朝西,土洋结合,下面一层候车大厅的出口是由一排高大的拱门组成。站前广场十分宽广,黄土地面,缺少植物和建筑的点缀。由于干旱,寒冷和长期的人流穿梭,广场的土地变得坚硬,光滑,凹凸不平。随着人力车和马车的飞奔,尘土飞扬,空气中夹杂着黄土和烟雾,随风不时飘来一阵羊肉的膻腥味和炭火的焦味。站在火车站广场向西望去,这个城市显露出灰土的色彩和高低不一建筑的轮廓,有着鲜明的西域特点。远处一个建筑物中间是蓝色的大拱顶,两边是高高的尖塔,屹立在一片平房中,显得格外醒目。
刘大伯指着那个建筑物对史记可说:“那个建筑就是清真寺教堂,位于西夏老城区。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在那个建筑物的东边。”
“离这里不远嘛。”
“不,看着挺近,实际上有点儿距离,走路需要一个多小时。”
“嘿嘿,真的不远。”在史记可的眼睛里,这点距离算不了什么。他们出了火车站,拐了个弯向东走去。刘大伯一路上边走边介绍路边的景色。
“你说的汽车站在哪里呢?”刘大伯向南关清真寺教堂的方向望着,然后指着一个略高于普通民房的一个大房顶说:“呶,就是那个房子。这样吧,我家在那附近,我带你过去吧。”
“大伯,你直接带我去汽车站后面那个巷子吧,说不定会找到那个‘小妓院’。”
“好吧,看来你有点急不可待了,呵呵。”他们顺着正对火车站的一条宽马路向东走去,此时已经下午两点钟了,街上人流多了起来,路两边的店铺显得很热闹。
刘大伯指着马路对过一个醒目的牌坊对史记可说:进了这个牌坊,里面就是柳树巷。我门从柳树巷里穿过去能近点儿。”
“嗯哪”,史记可跟着刘大伯进了柳树巷。
柳树巷是步行街,有十米多宽,两边全是灰土色的平瓦房,街两边的商铺比起火车站更加热闹,有各种老字号名店,大戏院,有各种百货,各式小吃,还有一排排的小摊。
正赶上礼拜六,老街上人头涌动,人流拥挤。
他们穿梭于人群中,无暇闲逛和观赏,不到两百米的老街竟然走了20几分钟。绕过汽车站,来到汽车站后面的一条小街。刘大伯说:“到了,就是这条街。”
史记可顺着刘大伯指的方向望去,这是一条普通的小街,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空无一人。街道两边的民房紧闭着门窗,鸦雀无声,仿佛家家户户都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招牌,没有任何灯笼悬挂,更没有北市区光彩夺目的霓虹灯。
“是这里吗?你不会是认错了吧。”
“不会错呀,我听说是这条街,米干巷。”
“怎么连个人影都没有哇?也许到晚上会热闹?”
“是啊,奇怪了!”刘大伯也觉得纳闷,用手挠着头皮四处张望着,看到远处有两个妇女在水井旁边洗衣服,便领着史记可走过去。
“大婶,跟你打听点事儿啊?”刘大伯冲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正在低头洗衣服的妇女问道。
那个妇女抬头看着他,面色不悦地说:“你管谁叫大婶?我有那么老吗?”刘大伯一看这个妇女三十几岁的样子,连忙改口说:“大侄女,米干巷平时很热闹的,怎么今天连个人影都没有呢?”
“你要找谁呀?”
“我要找……不找谁。”刘大伯刚想说要找个妓女,突然感到难说出口,马上改口,表情显得有点尴尬。
“不找谁你打听米干巷的事干嘛?”那个妇女看到刘大伯一脸窘相,心里明白了,“哦,你是来找妓女的吧,怪不得吞吞吐吐的。你老都这么大岁数了,也干这种事呀!实话告诉你吧,你来晚了,妓女昨天全被警察抓走了,所以这条街变得清静了。”另一个妇女边洗衣服边说:“看来男人都不可靠啊!我们可要好好看住自己的男人。”刘大伯满脸涨红,扭头对史记可说:“小伙子,你看,我说的没错吧,就是这条街,可惜来晚了,妓女都被抓走了,你老婆估计也被抓走了。”
史记可问洗衣服的妇女:“大姐,你知道她们被关在哪里吗?”
“不知道,你到警察局去问吧。”
“抓走的人全是女的吗?”
“怎么能全是女的呢?干这种事不都是你们男人吗,肯定要男的女的一起抓起来,连那些拉皮条的一个都没跑掉,全都抓走了。”
“好哇,但愿刚子也被抓进去!”刘大伯问:“刚子是谁?”
“拐走我女人的坏人,我就是来找他算账的。”
“大姐,还有别的地方有妓女吗?”
“听说全抓进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