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枝一叶下卷《在希望的田野上》抉择(1/2)
销售业务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了。
三年中,李景密切配合叶西开辟市场,最后,山东与河北接壤的邻县、河南和河北接壤的邻县、山西与河北接壤的邻县、以及北京郊区各县,这些地方都跑到了。
河北全省,也只剩下承德地区最后一个丰宁满族自治县了。
今天,叶西和李景、李烁、王芸芸四人。押着两辆货车从承德首先出发。李景和叶西在头车,李烁和王芸芸在后车,距离他们两辆车的后边,还有四车货物相继跟上来,先装好了的车就先出发,后装好的车稍后跟上来,彼此相距不过几分钟时间的路程。
车辆淹没在周围的群山峻岭中,山路陡峭曲折,时而盘旋爬山,汽车像哮喘病人一般吼喘着攀爬;时而急转直下,汽车如脱弦的利箭,俯冲而下;人在谷底时,头顶云海茫茫,直觉大山压顶;人在悬崖边,峡谷深不见底,令人胆寒,不敢探望。
近来,叶西和大家,都是在承德的崇山峻岭中穿越,把货物运销到每个县。
大山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了他们,不仅仅是回报了丰厚的销售利润,还以富饶的物产和秀美的景色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车辆在漫长的山路上行进,李景在颠簸中合眼休息了,叶西一面注视着路况,一边却陷入了思考。
今天要去的是全河北的最后一个县,按叶西的打算,丰宁的销售结束以后,他们要休整一段时间,下一步的工作要借休整期间,从新做一个规划。
这几年的游击战,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也积攒了一部分资金,获取了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把企业做大做强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值得汲取的教训也不少。
最近半年一年的时间,他时不时地都在心里思谋、在脑子里策划今后的发展方向。
但是,他始终还没有理出个清晰的轮廓来。
叶西的一个姓郭的朋友以前是保定一个国营工厂的厂医,一年前从他这里借去了二十万钱到深圳创业,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在深圳的房地产业立住了脚跟,最近全部归还了他的借款。还一个劲的动员他去深圳发展,他对叶西说:“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次人性的解放,好些人都是不满于现状,想换一个活法,怀揣梦想来闯深圳的,你借给我的二十万,等到了深圳,我还是不算最穷的。有些人怀揣几百元钱就敢闯深圳来,他们先靠打工挣钱积累资本,然后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的一些人,目前已经干得风生水起。你目前已经有了些积累,你不能错过来深圳发展的机遇,深圳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你叶西只有到这里去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深圳那里创富的神话通过老郭的现身说法,更加有了号召力。去深圳与否是叶西其中的一个选项。
靳大乐和陈丽娜的国际贸易生意越来越大,他们的触觉已经越过俄罗斯伸展到欧美。大乐和丽娜都再三给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加盟他们的国际贸易公司,他们说,叶西哥,不管是论智商情商你都是我们远远不能所及的,有你的加盟,我们定会发展成为响当当的国际贸易公司,我们热切的盼望你的到来。
叶西也在认真考虑他们的邀请。
靳大乐和陈丽娜尽管占满洲里的地利,做边贸有先知先觉的敏锐,但他们还是中规中矩的按常规发展他们的事业。
竟然会有一个后来居上的人——一个四川姓牟的不寻常的人物,他几乎是和叶西一样也是做贸易,不同的是他的视野比叶西远大。
叶西在这几年钻山越岭踏遍青山到各地一县一市地埋头推销家电,确实有所收益。
叶西认为他的辛苦推销,既为国营大厂减轻了产品积压,盘活了国营大厂的经营资金,自己又因此掘到了第一桶金,他感到他是通过正当合法的经营,挣来的钱干干净净,利国利民利自己。他因此感到。
牟老板的出现,叶西才觉得自己的格局不如人家。
牟老板是把国内的一些价廉物美的轻工日用产品也是用他叶西的代销方式,一列车又一列车的通过满洲里口岸运到俄罗斯去,他代销的轻工产品在俄罗斯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他又立即将销售轻工日用品的货款,给四川换回来了几架急需的民航飞机,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牟老板的效率和效益远远超过了他叶西。牟老板不因此为满足,他还雄心勃勃的与俄罗斯当局协商,准备私人发送卫星。他的壮举广为传颂,被人奉为国内私人企业的首富。
叶西觉得自己永远也不会有牟老板这样的大手笔,他自己没有效仿牟老板的野心。
但是,从深圳又一个创富神话传来,却给了叶西深深的震撼。
一位性史的知识分子,把自己在深圳的一间简陋的公寓里关闭了几个月,呕心沥血,开发出了一款叫住汉卡的软件,这款软件,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史先生获得了数亿元的回报,被人奉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这才是叶西崇拜的知识英雄!
但是,叶西觉得自己也只是羡慕一下人家而已,叶西为自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深感遗憾。
倘若当初不是到医学院短期进修,又不是急急忙忙不等结业就被分配到省建医务室,后来,他也会和两个妹妹叶南、叶北一样考进一个像样的大学,学到现代的科学知识,也许会和史先生一样,在科学技术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创造出自己的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