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婚姻(1/3)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再有几天,澳门就要回归了,这是全中国的一件大事。
刘向晖也面临着一件大事,那就是再过几天他就要结婚了,但是他的心里却没有半点新婚的激动与兴奋,对于婚姻,他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人特别羡慕别人骑在马上,但是骑马的人告诉他,想要骑上马,就必须把双脚砍掉,于是,他欣然同意了。
当他砍掉双脚,如愿以偿地骑上马后,过了一段时间才体会到骑马的感受远不如想象中那样舒服,更何况,人不能总骑在马上,于是,他又想回到地上走一走,可是已经失去了双脚。
婚姻就是这样一种选择,我们不可以为了能骑上马而甘愿失去双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让我们既能骑上马,却又不失去走路的自由呢?其实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婚姻的选择是我们每个人刚步入成熟之后所面临的极重要的一次选择,这种选择既无经验,又无固定的格式。要刚成熟的年轻人做出一辈子中重大的选择,难免会出错,就象皇宫里的太监一样,虽然机会很多,但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可是当我们真正成熟,能够认真地领悟生活,慎重考虑婚姻时,却已失去了这种选择的权利,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却又失去了选择的机会。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一次的生命中有想象中的无限多的生活可能性,当我们想象面对各种可能性时,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别的所有的可能性就被放弃了。作为人的个体并没有能力知道哪个选择是最好的,只能相信某个选择是最好的,是适合自己的,说到底,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婚姻的选择是我们生命中一次极大的冒险。
人为什么要结婚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几万年以前来问,一定会很好回答。因为那时的人们对于男欢女爱的理解,也只是为了生命的繁衍,为了自己这个种群的兴旺。这应该是最单一,最原始,最没有私心杂念的理由了。好比动物的求偶一样,找到一个自己倾心的对象,繁衍生息,就这么简单的行为方式与目的而已。
当然,人不是动物,所以人对婚姻的要求,不可能像动物那样单纯。但是,在这一点上,人有时还不如动物可爱。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对婚姻的附加条件要求也越来越多,婚姻,已经失去了它最初的本意。
现代人为婚姻设置了太多的附加值。名利,地位,金钱,相貌,房子,车子......为婚姻设置了太高的门槛,让人不容易迈进婚姻的大门。人们总想通过婚姻来堆积自己后半生的财富与享受。想通过婚姻得到太多的东西,让人难以想象,我们到底爱上了爱情的什么,爱上了婚姻的什么。
细细想来,婚姻与吃饭差不多,名义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饭的目的是充饥,然而吃讲究的饭往往重视的是吃菜,这种主权的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鼻子和眼睛的作用代替了肠胃,成为最高或最后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所以,婚姻本身被人为地附加了太多的条件,以致于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结婚是为了生活得幸福,所以,我们在选择婚姻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的幸福。一个女人或是一个男人要寻找这世界上最好,或自己认为会幸福的一个伴侣,惟有相信自己碰到并选择了的这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或能让自己幸福的人,这样,才能在选择的最初,不至于心存遗憾。这就象是在赌博压宝一样,要是一个人在可能性面前总是选择不定,就会因为生命时刻的延误而患上致死的的忧郁。所以,婚姻选择的艰难也在于选择幸福的艰难,婚姻的不同差异也在于人们对幸福理解的差异。
而刘向晖和章丽云结婚又选择了什么呢,他是否清楚自己对婚姻的选择呢?他相信自己的选择吗?
刘向晖从小就属于那种非常机灵、英俊的男孩子,喜欢看书,学习也比较好。因为看的书多了,所以从情窦初开的中学时代起就效仿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去撩妹。或许在他的心中真的希望自己就是琼瑶笔下的男主角,能于千万人中碰到一个貌美如花的纯情女子,去和他一起演绎一段唯美的浪漫的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但是这一切都因他高三那年发生的一件事而改变了。
刘向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工人,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还是比较宽裕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刚上高三那年,父亲因为工地上塌方被埋进去了,家里的顶梁柱瞬间就崩塌了,而他下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多亏他家亲戚的帮忙,勉强读完了高三,而由于这次家庭的变故,他的高考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参加过高考后就回老家了。接下来的二年,他和别人合伙做了一些小生意,但是也不尽人意,而弟弟妹妹也逐渐大了,家里的负担也逐渐重了起来,那一年他二十三岁。
按照农村的风俗二十三四岁就应该结婚成家了,况且由于父亲早逝,家里的负担又比较重,于是刘向晖家的亲戚长辈就开始给他物色对象张罗婚事,而他们的选择就是章丽云。
章丽云和刘向晖是一个村子的,她比刘向晖小一岁,从小就在一个学校里读书,两家人住的又是邻居,两家大人们都比较熟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