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进退两难(1/2)
时值高句丽百万民众暴动,欲克辽柠,威逼中原,又有突厥十万骑兵虎视眈眈,屡犯通海关,这若是杨坚在这个时候驾崩,那可真就大事不妙了。
众所周知,先帝驾崩之后,新帝登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尽管杨坚五个儿子疯的疯,死的死,但仍有汉王杨谅和已经被贬为庶民囚禁在内侍省的杨秀,这二人虽说不成什么大气候,但无疑会在杨广登基之时做出某些不轨举动,甚至刀兵相向,这对最近多事之秋的大隋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此刻,皇宫之中,文武百官聚集在仁寿宫之外,各怀鬼胎,有的在一起窃窃私语,密谋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东西,也有心急如焚,来回踱步之人,但更多的人则是平静如水,默默不语。
其中杨广的内心最为忐忑和纠结,他纠结于自己的父亲杨坚会不会突然就此逝世?皇权和亲情徘徊在他的脑海中。
一方面,杨坚若是逝世的话,自己就能很快登上那个君临天下的九五之位,这无疑让是他的非常激动和欣喜的,另一方面他却感觉有一点不舍,不舍那个从小疼爱自己的父亲,就此天人永隔。
直至傍晚时分,仁寿宫中的一众御医才走了出来,不过们的神色并不轻松,反而是极为凝重。
“我父皇如何了?”
杨广拉着其中一个他认识的御医走到一处幽静的无人地方,开口问道,他微眯着眼睛,心思隐蔽,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此次晕倒是因为皇上年岁已大,又加气急攻心,一时间呼吸不畅,才致以昏迷,现在已经无大碍了,不过太子殿下,恕老朽直言,皇上的年岁已大,身体机能渐渐枯萎,就以老朽刚才给皇上把脉时的脉象来看,皇上………皇上恐怕时日无多,太子应该早做准备才是啊!”
这位御医和杨广较为熟悉,不免说出了一些份外之话。
“这样吗?我知道了。”杨广听后无悲无喜的点了点头,随后冷眼注视着御医,露出莫名诡异的笑容:“这些不是你应该多嘴的。”
“殿下恕罪,老朽信口开河,罪该万死,请求殿下允许老朽告老还乡,从此不闻窗外事。”
御医一听,脸色巨变,变的极为惨白,额头冷汗直流,心思电转之下,立即跪下惶恐认罪。
“允了,年纪已大,回乡养老去吧。”见他识趣,杨广想了想,还是决定放过他,“切记,祸从口出,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活人是无法守住秘密的。”
来到仁寿宫的时候,杨坚已经醒了过来,只不过脸色煞白,目光呆滞,让人觉得莫名恐惧。
“那些百姓还在城外吗?该死的,他们到底要干什么?难不成非要活活气死朕吗?”
心知时日无多的杨坚,此刻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之后,也平静了下来,无神的打量了四周文武百官一眼,有气无力的说道。
“陛下,他们依旧跪在城外,无论士兵们怎么驱逐都无济于事,非要让陛下放过宇文承都。”
高颎看着风烛残年的杨坚,又回想起了年轻时那个气吞万里如虎威压一世山河的他,和此刻的垂暮老人比起来,可谓是判若俩人,如今却是英雄迟暮,廉颇老矣。惋惜!惋惜!
“哎,如此是好?杀又杀不得,赶又赶不走,你们都给朕出出主意,这如何是好?”
平静下来的杨坚也看清楚了目前局势,对于血腥镇压的手段是只字不提,精明如他,在冷静下来之后,又怎么会不明白,那些百姓是一个都不能动的。
他若是敢动,第二天全天下的百姓就会对他群起而攻之,仅仅是无数的口水就能将他整个大隋淹没,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大隋不是他杨坚的大隋,也不是某一些人的大隋,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大隋。
“父皇,依儿臣看来,目前的局势,放过宇文将军已经是在所难免,不如就下令让宇文将军带兵前去征讨高句丽,或者是突厥人,让其将功补过。”
杨广此刻,脸上平静至极,抓住机会,无视不想着救出宇文承都。
“不行,若如此且不说高昌、护氏这些小国会怎样想,就说这样一来岂不是代表着朕向那些百姓们低头?岂有此理,绝对不可能!”
杨坚一听想都没有想,直接摇头否定。
确实,皇帝就意味着至高无上,若此时杨坚迫于压力低头,一旦放过了宇文承都,那么其它百姓会怎么想?
“大家不用怕,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皇上也无可奈何,只能顺从,前不久的事情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若是百姓都产生了一样的想法,那他杨氏皇族也就完了,完全没有了威信可言的皇帝,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可是父皇,若是不放过宇文将军,百姓们就不会离开?若是一直跪在城外,这又如何是好?”
这似乎是救出自己头号心腹重臣宇文承都的唯一机会,杨广又怎么能轻易放弃?再次提起最为棘手的问题,制造压力。
对啊!如何是好?放过的话,无异于代表着他杨坚低头,可若是不放过的话,百姓们又不愿离开。偏偏你还不能暴力驱逐。
“怎会如此无奈?朕可是掌控生杀予夺的皇上啊?怎么会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
陷入两难的杨坚错愕的意识到自己可是皇帝啊,是最至高无上的那一位,竟然还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他第一次觉得皇权也不是那么至高无上,至少团起来的百姓,可以将他压的喘不过气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