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节 文治 1(2/3)
用最好别用。因为它是双刃剑。
文人士大夫怕不怕杨朱学派复活?
当然怕了。儒法黄老墨,没有一家不怕的。
但皇帝更怕!
不然老刘家也不会连续数十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打压和清理一些疑似杨朱学派的官员跟言论。
甚至。是以宁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
所以,庄子的徒子徒孙,纷纷躺着也中枪,常常被误杀。
因此,用这个来威胁、要挟诸子百家,其实,是下下策。
不到最后关头,撕破脸皮的时候。刘彻绝对不会使用。
刘彻将那卷竹简偷偷的通过自己的袖子,递给身旁的一个小宦官,然后,这个小宦官马上就心领神会的将之装到一个盒子里。
说起来很搞笑,老刘家不许其他人阅读和学习杨朱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但,每一位刘氏天子登基后,除了拜祭太庙,就是阅读这几卷杨朱学派最后的遗留。
后来宣帝所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的这个霸王道的总纲,就是杨朱学派的核心论述。
极端自我,自私,自利。
只要有利于朕的。不拘道德、立场、节操,全部都能接受,不利于朕的。哪怕说的再天花乱坠,也给朕去死!
甚至。刘家天子,走的比杨朱学派的论述内容还要远。
他们在杨朱的论述基础上。更进一步。
杨朱说‘不以物累’,刘氏已经达到了‘不以天下累’的境界。
“不过,还是有个缺点……”刘彻心里琢磨着:“以后,朕当把太子或者候补太子也加入到学习杨朱思想的序列之中……”
“这样应该就不会出现元成哀那样的傻货了……”
转念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妥。
让太子或者准太子也来学杨朱,岂非是主动增加宫廷政变跟的几率?
想想看,一帮以自我主义跟本我主义,‘不以天下为累’的儿子,看着坐在御座上的皇帝老子迟迟不死,他们会多么心急?
不打出狗脑子才怪!
“朕还是自己动手罢……”刘彻心里想着“写一本类似太祖思想语录那样的简单直白的执政思想理念跟心路历程介绍,或者,可以让司马谈加入进来,帮忙记录一下,写成一个类似回忆录的玩意?”
刘彻觉得,这个主意可以一试。
这个时候,朝议已经自动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也是士大夫们最关心的太学问题。
太常窦彭祖,站在殿中,拿着一本书册,滔滔不绝的跟朝臣们介绍已经经过天子认可的太学构架草稿。
至于为什么是太常宣读?
因为在汉室,太常除了管祖宗宗庙陵寝跟神庙事务外,还管一切跟礼法有关的东西。
目前汉室的博士官们,就是太常下属。
按照传统,太学这样的国家文治中心,自然是归太常管的。
“太学,设一太学令,总揽太学诸事,为以示国家崇文之心,太学令比两千石,令下设左右太学丞,主辅佐太学令,沟通太学内外,太学丞比千石……”窦彭祖念出来的话,顿时就引发了全体博士官们的热衷跟热情。
虽然当今天子玩出了全新的两千石博士官体系,给足了许多饱学之士的面子。
但,也仅仅是面子罢了。
所谓两千石某经博士,就跟过去的博士官职能相差无几。
除了每年多了点俸禄,能带个更好看的腰带外,没有变化。
甚至两千石博士上市集卖个菜,还得被一个百石左右的市吏呼来喝去。
这可真让人尴尬!
但太学令就不一样了!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国家级最高学校负责人,哪怕其职能只限于太学之中,其权柄跟话语权恐怕也小不到哪里去。
想想看,一个门下有着无数公侯贵戚子侄的人,他的地位,能不高吗?
甚至,哪怕是太学丞的权柄,恐怕也不比如今的九卿衙门里的负责人低。
顶着一个太学丞的名头,走到天下郡国,谁敢不给面子?
不止博士官们动心,特进元老们也是蠢蠢欲动。
尤其是石奋,石奋觉得,这太学令,简直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嘛。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些职位的任命权在天子手里,甚至,很可能,现在天子已经定下了人选。
果不其然,只听窦彭祖说道:“圣意已定,以内史田叔为太学令!”
田叔的身体,在去年后九月,就已经有些撑不住,毕竟,年纪太大了,所以,实际上,现在内史衙门的事务,是由汲黯跟颜异在帮着处理。
田叔要致仕,刘彻自然不能让他就这么退出政坛。
那样就会显得他这个皇帝太小气,也太不讲人情了。
所以,在临退休的最后,让田叔风光一把,去太学镀金,这样就能为日后田叔正式告老的时候,给他赐爵列侯做好铺垫。
当然了,田叔年纪大了,去太学也就是挂个名而已,不大可能让他处理事务。
所以,窦彭祖接着念道:“另外,以两千石《春秋》博士胡毋生为太学左丞,以两千石《韩非子》博士张恢为太学右丞!”
胡毋生跟张恢,都是当今世界上一流的教育家。
胡毋生跟其师弟董仲舒,在历史上,成为了儒家复兴和独尊的基本保障,他们在几十年时间里,教导出了数以万计的弟子。
而法家巨头张恢也丝毫不差到哪里去。
现在这殿中的三公九卿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