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节 十面埋伏 2(1/3)
好在,自从武苑成立后,汉室的南北两军和虎贲羽林两卫的队率以上军官,都去过武苑,做过为期一个月的轮训。
这种轮训,其实就是充电,将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过去秘而不宣的战例,用填鸭式的方法,塞到他们的脑袋里。
亥下之战,作为汉室鼎立之战,同时也近代最有名的经典战例之一。
自然都被塞到了军官脑子里。
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情。
能不能记住,却是关系提拔和晋升的大事。
尤其是虎贲卫和羽林卫,队率以上的军官,想要晋升?
先来考一次基本军事常识和对经典战例的认知再说。
此刻,义纵刚刚提起十面埋伏。
无数的军官,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被逼着记下来的亥下之战的全过程和楚汉两军的部署和相持情况。
这就是填鸭式教育的好处了。
不管怎样,最起码,教授下去的东西,确确实实被灌进了人的脑子里。
许多人在心里将汉军在亥下之战中的过程回忆了一遍。
讲道理的话,其实,此刻在马邑城下与当年汉军在亥下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最起码,包围的对象,就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敌人。
亥下被围的是项羽统帅的楚军,骨干是江东子弟,主要是部族,整个楚军十余万人,仅有数千骑。
而现在汉军包围圈里的匈奴联军,却是纯骑兵部队。
所以,在亥下,汉军可以从容不迫的设置层层拦截。
反正,两条腿的步卒,还严重缺粮,能跑到那里去?
但现在,情况却截然不同。
让骑兵有机会逃跑?
一旦匈奴人跳出汉军的包围圈。
那么,恐怕汉军就要徒呼奈何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首先。现在汉军已经知道,匈奴联军,马上就要断粮了!
自从武州塞落入汉军手中,这些包围圈内的匈奴骑兵。就只能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与奶酪来补充体力。
一个骑兵,能带多少干粮和奶酪呢?
而且,过往的战例和经验,也告诉汉军上下,匈奴人。在离开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持续作战十天。
所以,在早期,匈奴人的进攻是月盈而击,月亏则归。
即使他们在发现自己落入了包围圈后,就开始节约粮食,也最多能多撑几天。
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围圈内的匈奴联军,人的粮食,还可以吃携带的干粮和奶酪。
马吃什么呢?
三万大军。按照匈奴一骑双马的标配,就是五六万匹战马。
现在,包围圈内的整个地盘,也不过是方圆七八十里而已。
这么狭窄的地区,根本不可能给五六万匹战马提供足够的青草饲料。
这样想着,就有汉军的校尉起身说道:“末将以为,我军必须先让匈奴人的马匹疲惫……”
立刻就有人补充道:“当立即将匈奴人驱逐到山陵之中……”
这些都是虎贲卫和羽林卫出身的军官。
明显就是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照着亥下之战时,韩信压迫楚军的方案。
但他们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合格了。
毕竟,在今天之前。他们中的多数人,根本都只是些纸上谈兵的赵括。
所以,义纵也没有太过苛求,点点头说道:“诸位的想法很不错。但是……”
他当初也是从小白走过来的,当然知道,将官,是要慢慢成长的。
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去经历,才能明白。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
“但我军现在需要速战速决,没有太多时间,去跟匈奴人纠缠……”
义纵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点了点,说道:“细柳营的同袍,是在六七日前,拿下的南池……”
“根据审讯俘虏得到的口供,匈奴人每五日,都会有使者往来,传递消息,而恰巧,细柳营夺取南池的当日,是匈奴使者前往单于庭报告情况的日期……”义纵看着众将,严肃的道:“也就是说,此刻,匈奴的单于庭,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尹稚斜所部出问题了!”
“或许此刻,匈奴单于庭的主力,已经动身南下了,这可是一个至少十万骑的庞大军团!”义纵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在现在,至少在纸面数据上,匈奴骑兵的数量是汉军的至少两倍。
而且,与汉室不同。
汉军的骑兵,散落在全国各地。
漫长的长城防线,牵扯了汉室大量的有生力量。
而匈奴人却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来与汉军对决。
倘若汉军不能在其单于庭主力抵达武州塞前,解决包围圈内的匈奴联军。
那么,包围圈内的匈奴联军,就极有可能逃出生天。
甚至于,义纵感觉,只要单于庭主力出现在长城,那么,汉军就很有可能不得不主动放包围圈内的匈奴军队离去。
作为外戚,义纵很清楚,哪怕是天子,也没有做好与匈奴主力决战的准备。
“所以,我军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浪费了!”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倘若让包围圈内的匈奴联军逃出去,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会告诉匈奴人,汉军骑兵的进展和汉军装备的优势。
旁的倒还没什么。
但那马镫和马鞍的制造技术,却是只要用点心思,就能仿制出来。
就是马蹄铁,估计匈奴人也能山寨。
可能,他们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原始而简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