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熟人(1/2)
郑绥回到望正园后,便派了采苓去守勤园瞧瞧,阿兄起来没,阿嫂有没有回来?
大约一刻钟左右,采苓带回来消息,阿兄早已经起来了,去了守静园,阿嫂这会子在琅华园,还没有回来,
“去守静园。”郑绥伏在案几上的头抬了起来,立刻就下了胡椅,动作十分迅速,一旁的采苓见了,吓得忙上前接住她。
“小娘子慢些。”
“不碍事。”郑绥摆摆手,站稳后,就要往外走。
采苓见了,少不得劝道:“小娘子,此刻几位小郎都在守静园,小娘子不如去琅华园,十三娘子在那儿,听说老娘子也在琅华园。”
听了这话,郑绥一愣,脚步一下子缓住了,听说近年来祖姑姑在归宁院一直是深居简出,几乎没有出过归宁院,如今不但出了归宁院,还待在了琅华园,不过得了这个消息,郑绥也只犹豫了一下,“那等会儿见了阿耶阿兄,从守静园出来,我再去琅华园见祖姑姑和伯母。”
采苓见郑绥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遂跟上前去,替郑绥穿上锦屐出门。
从望正园到守静园有一段距离。
郑绥快到守静园门口时,就瞧见一行人从守静园里出来,一共有七人,穿鲜卑裤褶的不用猜就知道是胡人,而戴巾帻著宽袖大袍的大约是汉人,其中走在最前面靠右边的那位,郑绥觉得眼熟,仿佛在那儿见过。
领着这一行人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兄郑经。
郑绥正考虑要不要避开,只是在看到大兄时,大兄也注意到她了,只得忙地唤了声大兄,走近前去。
几乎在一瞬间,大兄的眉头就皱成了一团,眉间的皱褶都能夹死一只蚊子,开口说话的语气很冷厉,“你来这儿做什么,快回自己屋去。”说完,转身时,神情已恢复了正常。
郑绥初初吓了一跳。
然而,却不容她多想什么,就听一声清朗声响起,“这就是十娘吧,不知十娘可还记得老夫。”
郑绥循声望去,开口的正是先前她觉得眼熟的那个人,此刻,近前来,看清那人长相后,一下子就想了起来,脱口而出,唤了声邓世父,身侧的郑经想阻止都来不及了。
邓伉,南阳人氏,在北燕朝中任侍中,深受北燕皇帝文成帝宠信。
在平城外祖家,他是经常出入外祖家的几位常客之一。
“十娘自小在平城长大,如今贸然回荥阳,怕是有诸多不便,何况老先生和老夫人也十分挂心,十娘想不想再回平城?”
这回不等郑绥再开口,郑经已经先开口了,“邓侍中今日请先回吧,如侍中想叙旧,他日,伯明必焚香设宴,扫屋以待。”说这话时,脸上的笑容都已经没了,躬手送客。
邓伉只呵呵一笑,说了声:“好说。”
没再做停留。
由郑家的仆从领着,一行人起步离去,从面前经过时,郑绥感觉到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如同猎豹盯着猎物一般,等她抬头望去时,却只看到一行人的背影。
“熙熙,你怎么过来了?”
一听这话,郑绥回过神来,啊了一声,瞧着大兄脸色微微紧绷着,才意识到大兄方才的语气虽缓和了许多,但还是有些严厉,顿时有害怕,更有些讪讪然,回道:“我是来给阿耶请安的。”
郑经只挑眉望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不过,郑绥心头还是止不住一阵发虚,好一会儿,才听到郑经道:“我说阿奴不在这儿,已去了琅华园,熙熙还要进去吗?”
郑绥愣了一下,瞧着大兄已转身往里走去,不由忙地道了声,“当然要进去,我是来给阿耶请安的。”
说着,急忙跟上。
只是进去了,郑绥才发现,五兄是真的不在。
进去给父亲请安时,屋子里除了进来的大兄,还有二兄郑纶和三兄郑绪。
一见她进来,二兄扬头冲她一笑,却是换来大兄的冷哼声,父亲听了不由皱了下眉头,看了大兄郑经一眼,张了张嘴,最后却是变成了一句,“熙熙来了。”
郑绥唤了声阿耶,上前行了礼,却是让父亲起身拦住,拉到身侧,问道:“刚从学里回来了?”
“先回了望正园,后来打听阿耶和阿兄都起来,就过来请安了。”
“你阿嫂早上不是嘱咐过你,不必去学里,怎么最后还是去了?”相比于坐胡椅,郑瀚其实更愿意跪坐着,在他看来,坐胡椅,实在称不上庄重,只是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也知道郑纬兄妹俩大抵在平城从小坐惯了胡椅,不习惯跪坐在榻席上,是故,起身后,并未再重新跪坐到榻席上,而是拉着郑绥在榻席边上的矮榻上坐下。
“儿想着,这还是我去学里上学的第二天,如果不去,倒有些不好。”
郑瀚一听,点了点头,却有几分满意,“你阿嫂果然没说错,我们熙熙是个好学的。”
这般夸赞,却令郑绥生出几分不好意思来,不料,却听一旁的大兄郑经道:“就是个长不大的丫头。”
语气中颇有几分无奈。
郑绥登时气仰,只能抿着嘴,只是嘴角却是上扬,翘得很明显,又很高。
二兄郑纶接了话,笑道:“熙熙年纪还小,阿兄操之过急了。”
大兄并未接二兄的话,甚至没有抬头看二兄,目光望向父亲郑瀚道:“方才在门口的时候,熙熙正遇上了邓侍中一行人,熙熙还和邓侍中打了声招呼。”
一听这话,郑瀚明显变了脸色,低头望向身侧的郑绥,急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