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千钧巨弩(2/3)
,骁果的强大实力可见一般,也正是杨广亲手缔造的这支强大的禁卫军,日后对大隋帝国发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并结束了缔造者的生命,此为后话。话题还回到大业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三个月的整训,第一批剽悍的骁果军团已组建完成。杨广从牢狱中把他的亲家宇文述放了出来,重新任命他为东征大军主将。下诏二次御驾亲征高丽。临行之前,杨广并没有忘了把坚持放走乙支文德的宣抚使刘士龙杀了以向天下谢罪。
征辽大军兵分两路,杨广亲领大军再次围攻辽东城。二次上任的主将宇文述也是走的老路线,渡过鸭绿江,进军平壤。
上次征讨高丽之役,在最后的大溃败中,将军王仁恭作为后卫军,在鸭绿江边与高丽军血战,成功的掩护了御驾撤退。因为这一功劳,王仁恭被进授左光禄大夫。这次出兵,杨广命王仁恭率前军出扶馀道,为主力开辟道路,后卫大将变成了先锋官。临行前,杨广对王仁恭说:上次大战那些将军们皆不能取胜,只有你一军破贼。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我不想再用那些败军之将,今委任你为先锋,不要辜负我的厚望。又赐给王仁恭良马十匹,黄金百两。
王仁恭身负皇恩,岂能不拼死作战,遂率军奋勇向前。大军首先到达了辽东城外围的新城。数万高丽兵背城列阵,迎战隋军。王仁恭不负先锋之名,亲率铁甲骑兵一千人冲击高丽军阵,大破敌军。高丽军只得退回城中固守,王仁恭首战告捷,趁势四面攻围。杨广收到捷报大喜,又赐给王仁恭绢五千匹。通过以往几次大战可以看出,隋军野战的战力明显更胜高丽一筹,短兵相接高丽几乎每战必败。但高丽军更多的是依靠谋略,弥补了野战能力的不足,往往又能屡次反败为胜。
杨广的主力大军到达辽东城下后,就下令诸将开始攻城。这回他总算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要求诸将随时禀报请示,诸将可以根据战场的变化相机从事。攻打辽东城的主力正是新组建的骁果军。骁果们在城外架设起带有木屋的飞楼,覆盖牛皮以阻箭矢,士兵藏身于飞楼之内想靠近城墙,强行登城。无奈辽东城城高池深,飞楼没等靠近城墙,就被一个个摧毁。骁果们又架设云梯、挖掘地道,从城池四面昼夜不停地进攻,高丽守军亦是见招拆招,顽强抵抗,双方都伤亡惨重。
转眼战事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天,仍无进展,辽东城下积尸如山,剽悍的骁果们视而不见,依然舍生忘死的攻城。一队骁果躲过箭雨,把长十五丈的冲梯竿树立在城墙之下,一名沈光的骁果身手敏捷如猿猴一般,口衔长刀,几下就爬到冲梯顶端,跳上城墙。高丽兵赶快过来阻拦他,双方短兵相接,沈光勇猛过人,只身杀死高丽兵十余人。城上高丽兵越聚越多,竞相攻击他,逼的沈光步步后退,一步踏空,竟然从城墙上掉了下来。沈光刚落到半空,恰好旁边冲梯竿上有垂下的绳索,沈光一伸手抓住绳子,悬挂于半空,转身又向上爬,再次冲向城头。他的英勇举动激励了其他骁果,隋军士气大振,呼喊着对城池又发动了一波猛攻。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恰好被杨广看到,对这个年轻的勇士非常喜爱。生怕他在战场上受伤,赶快派人把他召回身边。
沈光不是个普通战士,他在未参军前就是长安城里赫赫有名的大红人。沈光少年时便以骁勇敏捷著称,尤其善于赛马,号称马术天下第一。他刚搬到长安时,家中非常贫穷,父亲和兄长都以替人抄书为业。只有沈光放荡不羁,四处结交豪侠,很快就为长安城中的浪荡子弟所拥戴。很多人送财物给他,于是沈光不仅能够赡养父母,还时常有美食和华服。
长安城内有座禅定寺,寺中有一根高达十余丈的幡竿,绳索断裂,没有人能够接上,寺中的僧人都很着急。沈光看见后,就对僧人们说:把绳索拿来,我能接上。僧人们大喜,就把绳索拿来给他。沈光用口衔住绳索,一步步攀爬而上,又快又稳,直到竿顶,把绳索系上。然后又玩了个花活,把手脚放开,腾空而下,落地式用手掌着地,倒行几十步。围观的人都大为赞叹,称他为“肉飞仙”。
杨广征召天下骁勇善战之士为骁果,一腔热血的沈光也报名参加。同时报名的有几万人,身手都比不上沈光。沈光当上骁果后,要去皇宫朝见,一百多粉丝骑马跟随,依依不舍的送他到灞上。此情此景,沈光甚为感动,他洒酒于地上,立下壮志豪言:这次出征,如果不能建功立业,我就死在高丽,不再与各位相见。
了解了沈光的经历,又看到他英勇作战的表现,杨广对更是他喜爱的不得了,当天就任命他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没过多久,又让沈光担任折冲郎将,封赏待遇十分厚重,甚至常常把正在吃的食物和身上穿的衣服赏赐给他,同僚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对于皇帝的宠爱,沈光自是感动万分,忠心耿耿的侍卫在杨广身边,直到5年后,用自己的年轻的生命报答了这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君王。
然而一个沈光的英勇改变不了整个战局,辽东城仍是久攻不下,骁果们死伤累累。杨广于是改变了攻城策略,派人制做一百余万个布袋,每个布袋装满土,打算用布袋堆积成一条宽三十步、与城墙同样高的鱼梁坡道,让士兵们登道攻城。隋军又造出八轮楼车,楼车高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