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海军请求出战!(1/3)
南缅会『乱』成什么样,杨卫平现在压根就没时间去关注。
因为,杨约翰爵士入住半山那幢0号别墅的消息在曼德勒传开后,刚刚出任北缅政府各大部门机构的各路官员纷纷前来拜会。
能当官的,没一个不是精得跟鬼似的。
新北缅开国大典之前,第一任内阁提交的部委机构方案原本有近百个,杨家声当时也同意了新内阁这个方案,但他在征求杨卫平意见的时候,被杨卫平给否决了。结果,近百个部委机构一下子缩水变成了二十七个。
杨卫平的理由非常明确,新政府就应当有新气象,必须陈出新。新政改革不仅要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应当注意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政府机构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机构调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较大幅度地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革成经济组织。
杨卫平强调,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
北缅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0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有北缅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行政管理体制。
国家政务部门11个:外交部、国防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警察总署、联邦调查安全总局、廉政总署、审计总署。
宏观调控部门4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总署、财政部、北缅中央银行。[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7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和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5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这么一变,许多人头上的官帽子要么没了,要么就变小了。
谁都知道,没有杨大爵士的财力支持,就没有北缅新政权的成立,也就没有他们这些新晋达官贵人现有的锦秀前程。
这要是一不留神怠慢了这尊大神,保不准杨大爵士再提一次精兵简政,就得让他们辞官走人。
北缅新政要全面行,自然免不了要让跟这些政府官员打交道。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尽管杨卫平不喜欢这类应酬,他也只能打起精神安排接见。
最先来的是外交部的官员,接着是财政部,送走了财政部的人,司法部和廉政总署的人又联袂而来……
整整五天,10个北缅国家政务部门,4个宏观调控部门。7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5个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北缅政府26大国家部委机构的主要负责官员一个不落,一一登门拜码头,让杨卫平脸上的肌肉都快被他装出来的“亲切笑容”笑僵了。
“总算清净了……”
杨卫平将最后一波交通和运输部的官员送出家门,回到大客厅里在沙发上重重坐下。双手『揉』搓着脸部的肌肉,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
“老板,未必就清净啊!”
曼费雷德脸上似乎永远都挂着他那特有的职业管家招牌微笑,从外面进来,翻开手里的日程安排记录本,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还有各国驻曼德勒大使馆的大使、参赞,各大军区的司令官和海军、空军的司令官。香港、澳门、台湾的二十四位大老板,都在等着老板安排接见。”
“卫平,政府方面的主要官员你这些天都见过了,军方的那些主官都是你当年的老部下,他们本来都想第一时间来见你,我考虑到政府工作需要先行运作起来,所以才让他们稍等,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坐在杨卫平对面的秋芳忽然开口。声线声线十分柔和,给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觉。
她这些天一直亲自在这蹲点主持安保工作,包括前来拜会的二十六个政府部门主要官员的接见顺序也是由她一手安排的。
杨卫平稍作思量,摊开双臂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点头说道:“这样,芳姐,你通知向荣、张树芳他们几个。明天都一起来家里吃午餐。都是当年一块创业的老兄弟了,这么多年没见,是得好好聚聚。[
另外你再挑个日子,以天工集团和磐石安保公司的名义。找一家规格档次高一点的酒店办个酒会,顺便把来北缅投资的那些香港、澳门、台湾的大老板也一块请来。这些华人大富豪既然这么给我杨某人面子,我们当然得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人家,这对北缅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是个促进。”
秋芳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微笑着转脸朝大管家曼弗雷德看了一眼。
曼弗雷德会心地点头为意,稍许犹豫了一下,提出一个建议:“还是夫人想得周全,不过,老板,我觉得与其在外面找地方办酒宴,不如在家里办更显得有诚意。家里地方足够大,办个上百人规模的冷餐酒会也不会显得拥挤。
如果让北缅军界的朋友与各国大使一起出席,这样也可以让各国大使们和投资商人真实地看到老板您对北缅军界的影响力,或许这对老板接下来的动作更有助益。”
“卫平,我觉得曼弗雷德这样安排更为妥当。”秋芳正『色』说道:“从安全角度考虑,别墅区的安保工作,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