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四十七章【天可汗】(2/4)
时代,我们再上哪里去寻找呢?这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李世民将百姓视为国家的根本,并认识到自己要率先垂范。他把“民本”思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使其穿于治国的整个过程。只有处理好和老百姓的关系,天下才能达到长治久安。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不是李世民一个人所能能造就的,他还需要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其效命。那么,唐政府的重要官员主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必须谈到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制度——科举制。
科举制开创于隋朝,但隋朝过于短暂,所以真正将其发扬光大是唐朝。在科举制实行以前,魏晋南北朝主要用的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由大、小“中正官”选拔举荐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制度已经腐朽透顶,选拔官员的大权被一些上层“世家大族”所把持。使得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失去活力,社会不公正现象加剧。
李世民取得最高权力后。为了吸引和选拔人才、提高家管理效率,更为了牢牢攥紧权力的魔杖,决定全面实施科举制度,选拔优秀才管理国家。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制举和常举(也称“贡举”)两种。
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是临时性的考试。主要招考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完全视需要而定,其科目有五、六十种之多,如考查贤良正直、直言善谏、博学鸿词、军事谋略等,百姓和官员都可以参加。但是,制举不经常举行,所录取的人非常少,在科举中的地位不重要。所以,我们重点要说的、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科举其实是指“常举”。
常举由中央组织部(吏部)主持,李隆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后改为教育部(礼部)主持。主要有秀才、明经(考查对经典的记忆和一些时政)、进士(考查儒家经典和5道时政问题)、明法(考查大唐的各种法律条例)、明书(考查《说文解字》《字林》等文字学知识)、明算
(考查《九章算数》《周髀算经》等书的数学知识)、道举(考查老子、庄子等人的道家学说)、童子(10岁以下能精通儒家经典的儿童可以参加。能背诵10卷的可以获官职)等八科,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儒家经典的记忆和理解,也看考生对于时事是否关注,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相对比较容易。
而进士科则考查的比较全面,除了考儒家经典和时事政治,主要考查的是诗赋。唐朝进士科的录取率非常低,约为1-2。所以,当时人说:“30岁中明经已经算是年龄比较大了,而50岁中进士还算是比较年轻的。”
考中进士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一旦考上,就会前程远大、升迁较快,比较容易飞黄腾达,唐朝中后期的宰相一多半为进士出身。
进士科是当时读书人做官的首选途径和“正途”。在科举考试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唐朝科举中榜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还要经过吏部主持的选拔,称“释褐试”。
再通过面试和政令问答等环节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才授予官职。唐末五代的学者王定保在其笔记摭(zhi)言》中记载道:“高官厚禄的人即使位极人臣。但只要不是进士出身,终究是个遗憾啊。”
到了宋以后,科举的其他科目基本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名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惟一的科目。看着读书人排着长队鱼贯而入参加科举考试,李世民心里很踏实。
一个考试制度把你一生都给栓得死死的,再也不会胡思乱想、瞎折腾了,这下天下不就太平了嘛?于是,李世民不无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进了我的口袋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
其一,唐朝前期,受重农抑商传统制约的商人及其子弟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唐中期以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些人才逐渐被允许参加科举做官。
其二,总体看来,唐朝前期通过一技之长和显赫家世做官的占大多数,真正通过科举入仕的在官员总数中占得比重很有限。
几十年后,从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开始(705-707年),为了勉励及第进士,皇帝会在长安东南角的曲江池赐宴庆贺。
新科进士中榜后(考试及第),大家在这里乘兴作乐,享受着春日暖阳,更享受着人生的辉煌时刻。大家把杯子放到盘上。再把盘放到流动的水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到谁跟前,谁就执杯畅饮。
这一盛事被称作“曲江流饮”。后来成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然后,进士们会齐集大慈恩寺大雁塔下题名(中了武举的在小雁塔)把自己的名字和心情,郑重地题写在寺院墙壁上,这一文化活动被称为“雁塔题名”。
100多年后,27岁的白居易了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一时传为佳话。在17位同科进士(同年)中自己最年轻,那是何等的荣耀啊!但是在苦苦等待了8年后,他才得到了实际职务的任命——周至县公安局局长(县尉)。
而孟郊在46岁时(797年)终于考中,想到自己寒酸的生活即将结束兴奋不已,当即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登科后》。相信能代表相当一部分成功的读书人的心境: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