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运河商团队的反击(1/2)
人生不是一场戏,统筹的了一时统筹不了一世。有些人可以去安排自己的一生,一生都是包含着自己的追求。而有些人则是一生在摸索,摸索着开始摸索着结局。
他李建城就是属于后者的这种人,他生来就不具备什么使命,即不具备也就没有什么准备。他对人生的挑战一直都欠缺着计划,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少条河,不知道水的深浅,更加不知道自己可以摸索过多路,可以走得了多远。
但是他具备着某些人所没有的勇气,他从不停歇从不回避自己的责任。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他李建城也是在凭借着自己的良知和原则在前进着。
什么是最好的这个世界没有最基准的答案,他李建城能够带给历史就只是他所认为的正确。就好像之前说过的,我们在看一个故事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在看一个人。
扯这么多李建城只想告诉大家,他是要去当市长的,但是怎么当一个市长他本人也是一踏糊涂的。
明朝的北京城的市长当然不叫市长,叫做顺天府尹。这里先介绍一下顺天府尹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就是现代北京市的市长,为正三品官员。
在北京,它是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可是,顺天府尹却是可以直接上殿面君的。
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上书房等。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这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
这也是为什么李建城要来这里的原因,他需要建立自己的实权影响力。他自己就是皇帝,更本就不需要什么硬骨头,很多事情自己就可以决定了。做市长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可以对下层社会制度进行试验性改革而不需要面对朝堂上的压力。
李建城做市长的第一,自然不会是真的跑到顺天府去换一身制服就开始当官了!这出于对皇帝的安全考虑也不可能这么做。原来的班底除了公务员,除了有品级的官员皇帝基本都不能用。所以李建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新建市政府办公厅,这个和国务院修建在了同一区域,相隔并不是很远!到时候就不他李建城去顺天府上任而是顺天府的官员来市政府办公厅上任了。
所以最近李建城根本没有去想怎么当市长,他现在是建设病发作,亲自去带队施工队伍去搞新政府行政厅的建筑事物了。一大票的建筑规划师在他李建城那里听他一人指挥做着新政府区的规划设计。
这一次李建城信心满满的一定要将他的现代建筑风格在此一炮仗。他要建造出具备现代行政厅的那种厚重风格的建筑出来,而要具备这种风格首先第一它就要白。
说到白李建城就有些卡壳了,油漆都搞不出来啊!难道直接抹石膏粉?无奈的李建城回到了宫里想办法。
李建城最近在宫里他个人的公文已经从国事文件变成了市区文件了,原来的顺天府府尹来充当了他李建城的助手。
李建城做市长最关心的问题首先当然不是忙着搞城市建设了,最让他揪心的还是那数十万劳工的问题。
修路一事已经被他李建城做死,他和运河一派那些商人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节了。随着他李建城霸免的一众运河派保镖官员,更是叫那些商人们心寒了,所以朝堂之上的战场已经被李建城摆平,战场并转移向了社会而去。
商人们重利,利益是他们的根本,李建城对运河一派的清扫,等于是将他们逼上了绝路。现如今朝堂之上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国会中,已经没有人在向着他们说话了。
但是这样的情况不但没有导致那些商人们收敛手脚,反而更加加快了他们罢免劳工的趋势。
李建城在宫里看着整个北京城的地图,他身前站着的是魏朝和李进忠两人,这两人现如今是对内情报局的头子,负责监视着整个大明的内部情报。
李建城问道:“现如今那些劳工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建城问话魏朝站出来说道:“回陛下,根据我们这几天的检查,京城中的闲散人数每天都在急剧增加,据统计最近几天新增加人数以达到3万之数,其中八层人数都是被河运一路辞退的劳工。”
李建城听了这个数量眉头一皱道:“近3万这么多?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怎么回事这才几天?怎么已经有这么多人过来了!难道他们都已经走头无路了吗?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到底查清楚了没有?”
李建城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人数居然已经有这么多了,这才多久!整个事情到现在半个月都还没有到,居然已经有这么多人开始进京了,要知道这才刚刚开始啊!
虽然之前说运河一路辞退劳工会达到至少三十万这个数目,但说百万家庭断绝生计这还是有些夸张偏重化的说法!事实上一个家庭哪有人是完全靠一个劳工养活的呢?他们一定还有其他生路的,在中国这个大地上,特别是在古代,这百姓们只要还有生计又有谁肯背井离乡不远万里的往外地跑呢?
百姓们总会是在就近给自己找活路的,这个时代又不像现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