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太过分了(1/2)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智慧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就进入了瓶颈,因为根本没有掌握足够知识的人才。
比如高科技发展就需要高科技人才,想要研究高科技就要将基础全部掌握,当科技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甚至很少有人可以将之前的基础掌握,更别提继续发展了。
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做到科技不倒退就是一种幸运了。
科技想要发展,最后只能依赖足够的人口基数,足够的天才数量,因为只有这些天才才能真正掌握高科技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可是这些基础知识也只是让人明白某项高科技的运行原理而已,获得继续研究下去的资格而已,但也仅仅只是资格而已。
想要更进一步研究还要更高深的知识,以及打破常规的思维,科技想要突破只能依赖天才中的天才。
就像是现在的产品一样,其实发展几十年,都是一名天才提出构想,一个团队将其实现,然后无数天才再此技术上一步步改进,可是已经没能力提出完全不同的思路,开发完全新一代的产品。
比如手机,天才发明了手机,而普通人使用几十年也不知道手机的原理,而懂的人也只能改进,比如换换外壳,换大点的屏幕,换换配置什么的,而这就是所谓高科技企业。
其实这些既有资本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人才方面的原因。
只有天才才能掌握手机的原理,只有天才中的天才才能提出改进意见,而能提出改进意见的天才中,才可能有人提出完全更新换代的研究。
这样的一层层筛选,其实基本已经剩不下几个人了。
再加上市场原因,任何科技,发展到后期,基本都是以换壳为本了。
而想要继续发展,只有提升人口基数,提升教育水平,筛选出更多的人才,除此之外,将科技无限细分,每一部分人只研究其中一部分,这样科技无限细分下去,就需要更多的人才。
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只能依赖人口基数,或者突然蹦出某个超级天才。但是再天才的人想要进一步发展,首先就要掌握基础知识,仅仅基础部分就将大部分人筛选下去。
而科学,其实更多时候是一种偶然,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并不是因为他掌握的知识最多,也并不是因为只有他被苹果砸到了,而是比他博学的人没被苹果砸到,被苹果砸到的其他人绝对没他博学。
可以简单理解为与牛顿有着一样知识水平的人,只要被苹果砸一下就会偶然发现万有引力了,牛顿只是其中幸运的一个而已,即使牛顿没发现,别人最终也会发现的。
但当掌握这些知识的只有牛顿一人,结果牛顿一辈子没被苹果砸到,那么即使到现在也不会有万有引力。
只有基础足够大,科学中的偶然才能称为必然。
但科技越发展越高深,可以掌握的人越少,基数越来越少,偶然几乎只能是一个奇迹了,而奇迹,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于是科技停滞了,甚至倒退了。
如果每个人出生后就掌握大量知识,哪怕只是最基础知识,有能力参与科研的人员也将暴增无数倍。
几十人亿的人口基数,几乎每天都能出现划时代的革新,如果这样,你觉得科技还会以换壳为本吗?
而这些,云家的先祖已经做到了,他将他所学的一切,通过基因传承给下一代,让他的所学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这些知识就流淌在云家的血脉中,不需要去学习,也不需要去记忆,它以特殊的形式存在在基因当中,形同本能,不需要学习、练习、适应、模拟或经验,仿佛天生就会,其实也确实是天生就会。
这些知识当你需要的时候就能很自然的掌握,就像云辉,看到先祖留下的文字,仿佛生而知之一般就明白它们的含义。
只是不知道先祖是否想到过,即使几万年后,云辉也做不到这些,甚至他的研究无数次差点断绝。
让众多高层绝望的是,云辉又闭关了。本来他们还指望解决云辉的问题,云辉就能出面解决近期出现的状况,但他们还是太天真了。
不仅云辉闭关了,宋佳慧、文良俊同样闭关了,还有更多的科学家也闭关了。
他们知道了那些纹路是基因,而它们的作用是血脉传承,这已经是生命本质的研究,通过生命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规则,而他们,清楚得看到了规则。
这对他们的启发太大了。
不过他们不同云辉,在闭关之前发布了大量科研协助任务,一时间基地科研系统近乎全部调动了起来,这么大规模的科研任务,自然需要无数管理人员的配合。
一时间,基地的科学家被抽调一空,管理人员也处于紧张状态。
而这一切都被算到了云辉头上,云辉不仅没有出面解决问题,还把解决问题的人手抽调一空,而且是从科研,人力,资源方面,彻底的抽底抽薪。
“父亲,云辉这也太任性了吧?那么多失误需要他去处理,结果他直接放所有人鸽子。”陈天文看着眼前的文件,一边部署着工作安排。眼皮早已经不停打架,就连脑袋也昏昏沉沉的,只能发泄心中的不满强提一点精神。
“父亲,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云总是一名科学家,他最好的归属是实验室。”
陈老喝了口浓茶,反问道:“怎么,不满了,想造反了吗?你知道为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