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努海从军(2/3)
。由于军医处理不当,再加上天气又湿又热,蒙哥的伤口不幸感染了,两天以后竟然不治身亡。蒙古军队失去了伟大的统帅,只好撤除包围,向北撤退。
这时候,忽必烈带领的军队刚刚到达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大海听说蒙哥大汗在钓鱼城受伤离世,急忙向忽必烈禀报。
忽必烈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纯粹是谣言!大汗的身体健壮得超过公牛,怎么可能突然去世呢?这是南宋孬种们故意放出的谣言,妄图扰乱我们的军心。我们要学习老前辈木华黎的好办法,一手抓招降,一手抓进攻,继续大踏步地前进,前进!”
忽必烈看到投降的汉人张柔和儿子张弘彦率领军队攻破了虎头关(今湖北省麻城东北)和沙窝(今河南商城西南),扫清了蒙古军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高度赞扬张柔父子,重金嘉奖张氏家族,后来还给他安排营建大都城(今北京)的肥差。
忽必烈率领主力军队迅疾地渡过淮河,攻破大胜关(今河南省罗山南),一路上所向无敌,长驱直抵长江的北岸。
南宋的守军放弃了战斗,四处逃散。
国将不幸,天地不和。外有强敌,内有贪官。
当时,担任南宋沿江制置副使的袁玠是朝廷权臣丁大全的党羽,为政一方横征暴敛,鱼肉人民肆无忌惮。
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当地老百姓对南宋朝廷和官员大失所望,无不痛恨,对大军压境的蒙古军队乐观其成。
忽必烈带领军队来到长江岸边的时候,害怕渔村里埋藏着南宋的伏兵。他命令主力部队原地待命,派遣努海带着20来个士兵进村打探情况。
努海带人小心翼翼地进入渔村,发现汉家渔民不但不惧怕,反而聚拢过来欢迎蒙古士兵。
努海怀疑其中有诈,便让其中的汉人士兵上前和渔民问话。
渔民们流着悲伤的眼泪,历数官府欺压百姓、贪得无厌的罪恶,最后不禁哀叹道:“苛政猛于虎啊!”
努海半信半疑地问道:“我们蒙古人擅长骑马打仗,又不会驾船渡江,怎么到对岸去替你们报仇伸冤呢?”
渔民们纷纷表示道:“没有关系,我们就是你们的向导。我们的渔船就是你们渡江的兵船。”
正在这时,驻扎在四川的蒙古宗王派遣的信使努海到来,正式禀告蒙哥大汗的死讯,请忽必烈北归蒙古本部争夺汗位。
忽必烈认为渡江的战斗已经准备充分,绝不能错失创立战功的机会。他登上江北的香炉山(位于今湖北省阳逻堡北)俯瞰大江,看到南宋军队用大船扼守渡口,10万官兵肃立在2000战船上,水陆阵容宏大严整。
忽必烈立即命令大海率领突击队立即出发。
大海带领的突击队乘坐渔民的小渔船,在浅滩芦荡之中灵活迅速地穿梭,出其不意地从南宋军队的手中夺回来两艘大船。
清晨,风雨昏暗。
大海等诸将认为天气恶劣,不可渡江。
忽必烈一言九鼎,命令将士扬旗伐鼓,分兵三道,夺取阳逻堡据点,强渡长江。
数百人的敢死队员冲在前面,趁着天色朦胧直达南宋的军营。其他各支队伍竞相争渡,夺取了千余艘南宋兵船,斩杀南宋大将吕文信及官兵无数,还俘虏了200人。
南宋的其他军队仓促迎战,结果战战皆败,阳逻堡防线也频频失灵。
蒙古主力军队迅速渡过长江。
忽必烈闻报大喜,传令全军围攻鄂州城,同时指示由郑鼎率领一支队伍袭击江西,另外派遣官兵到湖南接应绕道大理攻击南宋腹地的蒙古军队。
忽必烈渡江以后严明军纪,下令“军士有擅入民家者,以军法从事,凡所俘获,悉纵之。”
鄂州被蒙古军队团团围住。城里的兵力十分空虚,守备顿时危急起来。
南宋皇帝闻报鄂州被围之后非常惊慌,情绪十分低落,一度打算迁都到宁海军(今浙江省宁海)。
皇太后和大臣们纷纷反对迁都。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更是言辞激烈,上书要求将提出迁都、动摇民心的董宋臣斩首示众。
南宋皇帝看到群情振奋这才稍稍安下心来,一方面组织义勇军,一面命令各地派兵支援前线。他下诏任命贾似道节制江西、两广人马,立即援助中流,增强抵抗蒙古军队进攻的能力。
贾似道是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11岁丧父,姐姐为宋理宗的贵妃。贾似道受命以后带领巩润祖等将士从汉阳进入危急的鄂州城内督战,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
忽必烈在大海的陪同下天天登上鄂州城东北的压云亭,站在高楼上观察城中南宋守军的动态。他对张柔说道:“我是野外狩猎的勇士,不宜捉拿圈中的猪猡。我打的猎物分给你吃,你也应当冲入猪圈,为我捉拿猪猡。”
于是,张柔命令部将制造可以挖掘洞穴的鹅车,掘出一条地道通入城中,又选拔勇士冒死登城。经过激烈的战斗,张柔的军队终于攻破了鄂州城的东南隅,但是,还是没有拿下整个鄂州城。
有些将领把失败归罪于参谋,说都是参谋力劝忽必烈不可杀人,造成了鄂城的南宋军队不肯投降。
忽必烈当即驳斥道:“人家守城的人只是一个参谋,你有十万大军却战胜不了。杀人杀了好几个月也攻不下来,你们的罪过难道是参谋的罪过!”
绕道云南的蒙古军队杀到了荆湖南路的首府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城下。江西一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