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萧墙之祸?(1/2)
“蔡邕虽为士族名儒,与他联姻倒也能博得一些虚名,日后对少主的基业,也有所助益。然此时,并未到那个时候。”
马超静静听着贾诩的解释,也知晓贾诩早已知汉末士族之威能影响。可他现在这样说,难道是说马家的势力太过弱小,还没到要考虑这些的时候吗?
如今西凉马家在马超的经营下,目前已有扶风、新平、北地三郡,且和东羌部落交好,若是论全势力,则可起兵十万,威震西凉。可贾诩居然说马家根本还未到那个时候,明显是嫌马家的势力还不足以进入士族的眼界范围。
“韩遂之女,虽然不是什么士族大阀,但韩遂乃铁羌盟盟主,凉州一地,也以韩遂马首是瞻。若是少主能娶得韩遂之女,与韩遂联姻,则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雍凉二州,从此便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贾诩淡淡将此番话说出,心中也难免有一番起伏。不仅端起茶盅,缀饮了一口茶。
“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让某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雍凉二州?”马超心中一凛,隐约之间,似乎明白了贾诩的意图。
“因为,不久之后,长安必乱,届时马家若无自保的势力,就会成为可悲的牺牲品!”贾诩再度喝了一口茶,平稳了一下情绪之后,才渐渐说道:“董卓边塞武人,妄图以武人的意志操纵整个朝廷,当真可笑至极。前期与士人合作,还算是强权有为。但如今董卓目光短浅,尽失争霸天下之心,其灭亡之机,便也不会太晚了。”
马超神色一惊:果然,贾诩是看破了董卓会灭亡的结局,由此才会迫切希望马家有抗衡董卓手下虎狼之士的实力。
这只老狐狸,太不简单了。
自己只是因为预知历史趋势,才得知董卓会在两年的一天,被王允骗去皇宫受禅,随后便让‘干爹杀手’吕布给一方天画戟给结果了性命。可贾诩竟然只从董卓的心态转变,就预料到董卓会身死权灭的结局,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为了试探贾诩是否真的神机妙算,马超故意问道:“讨董联盟已然解散、关东诸侯相互倾轧不已。而唯一的讨董名将孙坚也与袁术一起攻打豫州,再无讨伐董卓的意向。如此说来,董卓当高枕无忧矣,何来灭亡之说?”
贾诩定定看着马超,眼神当中有一种说不明的意味,看得马超也有些神情惴惴,最后无奈摊了摊手说道:“好吧,某也觉得董卓像是秋后的蚂蚱,但某却不知,贾先生为何会断定董卓必死?”
“哼,萧墙之祸,岂能如防堤?”贾诩收回了目光,但样子还是有些心有不甘,看马超丝毫没解释的意思后,便继续说道:“火烧洛阳,不仅烧掉了士族最后的希望,也烧掉了董卓的气数!”
马超知道,贾诩说得这件事,是前些日子,孙坚攻陷之前,董卓迁都时的暴行。
史载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的情况是: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悉驱徒其余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留屯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
火烧洛阳,把洛阳变成废墟。对于董卓来说,可能是董卓觉得宁肯自己守不住洛阳也不能留给关东群雄,但从关东群雄的力量来看,他们是打不过董卓的,自然无法攻陷洛阳。董卓这么做,既背了残暴的罪名又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在宦官被尽诛之后,京师洛阳的“富室”应多是士人之家,董卓诛杀“富室”其实就是对朝廷的士人势力从根本上的打击;不顾百姓死活,迁洛阳之民于长安,是彻底断绝朝中士人势力谋反的根基;这是董卓对士人集团的报复措施之一。
而董卓的这一做法,犹嫌不够表明自己与士人集团决裂的态度,还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族以报复袁绍的起兵讨伐。
如此一来,董卓前期所有的努力,全都化为了乌有。原先武人士族化的趋势,一下又变成了武人羌胡化的做法,使得士族中人对董卓是恨之入骨。
一个人受骗之后,容易走向相反的方面,对于长期在边关受“弱肉强食”思想影响的董卓来说更是如此。他的转变,是因为他发觉自己上了士人的当,那些士人,将自己的一片心意当成了狼心狗肺!
董卓作为地方武人专擅朝政,在东汉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前期董卓因此也如履薄冰,虽然拥有强兵但仍然对士人百般讨好,象解除东汉末年对士人的“党锢之祸”,启用士人担任朝廷重臣等措施无一不是对士人妥协的表现。
但士人根本不买他的账,他们不能接受武人专政的现实,因此对董卓的武人专政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袁绍策划的士人群雄起兵讨董卓即是其中的一个尖锐表现。
之后发觉受骗的董卓,于是决意摧毁朝廷士人反对他的根基,同时对朝廷士人勾结外兵反对他的统治进行报复。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残暴弱智,不如说是无能志短。
士人之所以强于武人,并不是说士人的势力就是强过武人的势力。而是因为士人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以及不断为之奋斗的决心。从内在来说,士人有绵绵不断的气节和意念;从外在说,士人又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以及逐渐掌握起的武装力量。
而董卓的覆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