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明君就是公子(1/2)
袁旭与公孙康并没有任何交情。
他甚至根本就没把关注点放在辽东。
辽东公孙家,虽然也有些实力,然而与曹操相比,简直弱小到刻意忽略不计。
程昱劝说公孙康出兵,被回绝,袁旭并不感到意外。
他觉得意外的是,公孙康居然把人捆了,送去邺城。
“郭奉孝怎么处置的?”袁旭问崔琰。
崔琰回道:“他与程昱有些交情,正在试图劝服归顺。”
“你还得走一趟。”袁旭吩咐:“回头我让曹孟德给程仲德写封书信,奉孝不一定能劝得动,然而曹孟德绝对可以。”
淮南皇宫内院一间偏殿。
袁旭坐在上首,曹操于下首陪坐。
曹操面前的桌上,摆着几章白纸,和一支笔。
东汉蔡伦造出了蔡侯纸。
纸张质量,袁旭根本看不上。
摆在曹操面前的,是他通过二级死灵召唤术,从后世弄来的纸张。
丝绢太贵,袁旭可舍不得用那东西让曹操写信。
蔡侯纸质地又不过关,写了字,有些地方会成为一个个的小墨团。
还是用习惯了的纸比较顺手。
“程仲德去了辽东,你应该知道。”袁旭向曹操问了一句。
“知道。”曹操回道。
“我不管当初你是怎么想的,也不会秋后和你算账。”袁旭说道:“那时我俩正在争斗,无论你做什么,都可以原谅。不过如今既然投了我,该怎么做,该怎么说,你应该明白。”
“我明白。”曹操问道:“公子要我告诉程仲德什么?”
“告诉他,寿春城破,你也已经投效我。”袁旭说道:“让他不要再顽抗,该投降,还是要降的。”
“这就动笔。”曹操答应了。
曹操写信的时候,袁旭问他:“寿春被击破,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命数如此。”曹操回道:“天道既归公子,我再强争,并没什么好处。”
“知道就好。”袁旭点头:“你认为,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所以问曹操意见,袁旭是有两个目的。
其一,曹操做了多年枭雄,对征伐天下,他有不少的心得,必定早就盘算好,得了河北以后,下一步去做什么。
其二,他也知道曹操一定会在下一步选择平定北方。倘若说的不是这么回事,这个人就留不得。
曹操的回答,让袁旭放心不少:“公子可先平定北方,然后再南下谋图荆楚、吴地。”
“为什么?”曹操给的答案,正是他想要的,袁旭还是问了一句。
曹操回道:“北方不平,公子必定腹背受敌。一旦大军前往南方,西凉、马腾、韩遂、辽东公孙康,都有可能发兵突袭。虽说公子有仙术傍身,南北同时开战,也是分身乏术。”
袁旭点头:“你说的确实是有道理。”
曹操此时已写好书信,他双手捧着,站起来对袁旭说道:“公子,书信已写好,请过目。”
卫士上前,从他手中接过,随后转呈给袁旭。
浏览着书信,袁旭问他:“我听说早年你曾推算命数,有人告诉你,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曹操大惊,连忙回道:“那都是早年的事情,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我当然不会放在心上。”袁旭回道:“可我却要弄明白一件事,你认为如今是乱世,还是治世?”
“乱世、治世,并非只看表象。”曹操回道:“如今天下虽乱,在我看来,却是太平盛世。”
“哦?”已经看完书信,袁旭把它放在桌上,看向曹操:“孟德这么说,什么意思?”
“回禀公子。”曹操回道:“所谓乱世,是朝纲不振,天下民不聊生,各地兵祸连连。其根源,在于昏君当道、官员如同跗骨之蛆,不为朝廷分忧,却在拆解栋梁。而所谓治世,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根源是要有位明君。”
“皇帝就在邺城,他眼下虽说也会经手一些事情,却都是不疼不痒的小事。”袁旭回道:“是不是明君,还有待观察。”
“我说的明君并非刘协。”曹操说道:“早年我也曾试图为大汉鞠躬尽瘁。然而汉室倾颓,已无力回天。公子整治河北,人人吃穿不愁,才是真正的明君。”
“你的意思是,要我称帝?”袁旭故意问了一句。
他一直在试探曹操。
倘若曹操真的要他称帝,其心思歹毒可见一斑。
然而曹操却没有那么说。
他对袁旭说道:“还没到称帝的时候,豪雄四起,各路人马都在争权夺势,公子此时称帝,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袁旭点头:“你说的没错,我也深为认同。”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坏坏的笑容:“不知孟德膝下,还有几位小姐没有出阁?”
曹操回道:“小女虽有不少,却都没有成年。”
“曹华、曹宪、曹节三位,都还没有成年?”袁旭问道。
曹操一愣,随后站起,向袁旭躬身一礼:“公子明鉴,这几个小女,如今都只是小孩儿。公子要是喜欢,送到府上养着也可。”
“你替我养着吧。”袁旭说道:“不过我先说好,这几位小姐,我可都预定了的,不许再许配给他人。”
曹操回道:“公子放心,绝对不会许配他人。”
离开淮南皇宫,曹操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也在嘀咕:都说袁显歆为人正派,只娶了甄宓一女,到了淮南,怎么找我要其女儿来了。
要是当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