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3次一躬到地(2/3)
终之前将寡嫂幼侄相托,高某恨不得当时就追随着我大哥一同而去!回到洛阳之后,高某曾经想过,要直接上告洛阳粮案的种种,但是一来还没有安顿好寡嫂幼侄,二来怕洛阳城中这些官员官官相护,这才暂时隐忍了下来,以待时机。
谢御史刚才说是借了李大夫之手办了洛阳粮案,在高某看来,其实不然,要不是谢御史出面首告,又在河南县尉的任上将整个漕帮祸祸得星散,让杨玄璬等人没有了爪牙,洛阳粮案的侦破,哪里会来得如此顺利?
故此,真正为了我大哥报仇的,还是谢御史!”
说完之后,又对着谢直躬身一拜。
谢直一听,得了,受着就受着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高主事应该是有事相求,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啊,你就看看他,自从自己进门开始,高主事就是一个劲的感谢,这固然有高大哥大仇得报的因素,但是高主事一个马上就要流放的人,也犯不上一定要谢直接下他的感谢,难道他还能于心不安不成?这位要是真有这样的坚持,当初他大哥倒卖粮食的时候,他就犯不上四处串联帮忙,真要感谢谢直,难道就不会流放之后回头来感谢吗,说好话,叫什么感谢,没有行动,全他么是糊弄事。
说实话,谢直也想不明白高主事一个马上就要流放的主儿,还能有啥事来他……
接不接的再说,先听听总是可以的……
另外,说实话,谢直也对高主事有那么一点点愧疚。
为啥愧疚?
人家高主事到了御史台之后,多配合啊,作为一个案件的关键人物,一点隐瞒都没有,问什么说什么,甚至不问的话人家自己说出来,要不是因为人家高主事,谢直他们哪里能把洛阳粮案办的这么顺利?结果人家高主事也没啥过分要求,只求谢直将洛阳粮案中所有参与人员绳之以法,这对一个司法工作者来说,那是要求吗?那叫职责所在好不好!谢直想推辞都推辞不了。
结果,事情办了个稀碎。
陈思问,这个高主事最想弄死的罪魁祸首,竟然逃得一命,落了个和高主事一样柳放三千里的处罚。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谢直总是觉得这个案子欠缺了点什么,尤其他的身份不高,也参与不到洛阳粮案的审理之中,更是让谢直对高主事,有一种根本没有尽力的感觉。
说谢直矫情也好,拧巴也对,反正他就是有点不痛快。
而这种不痛快,自然就放到了高主事的身上。
愧疚。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答应见高主事一面的根本原因。
高主事一见谢直这回不躲了,稳稳当当受了他一礼,心中暗自欢喜,开口说道:
“高某不日就要被流放三千里,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还乡……就算能够还乡,高某也无颜再面对洛阳父老,所以,这一次前往岭南,高某就老死他乡了……
只不过高某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如今厚着脸皮求谢御史相助一二……”
谢直一听,果然来了。
“什么事情?”
高主事这才如实相告。
原来他大哥身死的时候,把自家寡妻幼侄托付给了高主事,不过高主事既然决定了给他大哥报仇,自然将自家生死置之度外了,虽然现在仅仅被流刑三千里,总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他也不能带着寡嫂幼侄前往岭南啊,那孩子刚七岁,这年头随便闹一场独自就能要一条人命,成年人都得谨小慎微的,更何况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所以,高主事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说,都不能寡嫂幼侄带往岭南。
让孩子跟着嫂子吗?
这种套路在后世可行,在大唐属于没戏的,后世都是独立女性,就算精神上不独立,也起码有个工作,总饿不死自家的亲生儿子,但是在大唐,九成九的女性,全是依附男性存在,没有了男人,指望这一个寡妇顶门立户,那叫强人所难。
事实上,在大唐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让寡嫂会娘家,在娘家待上一段时间之后,改嫁。
具体到高主事的这位嫂子,也是一样,甚至高主事刚刚把寡嫂接到了洛阳,人家娘家就上门要人来了,高主事虽然受了他哥的托付,也没有拦着这事的道理,只说了一句,全凭嫂嫂自己做主,你要是想回去,没改嫁之前,还是我嫂子,三节两寿我自然有礼物奉上,即便以后改嫁了,等侄子长大了,也得让他时常到你那里走动,如果你不回去,那是更好,所谓老嫂如母,以后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断然少不了对嫂子的奉养……
高主事的这位嫂子就有点不想回去了,一来高主事这里肯定比娘家要自在一些,二来回去之后,待不了几年就要改嫁,谁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位如意的,三来,亲儿子在这里,即便不指望高主事,还能指望儿子呢。
所以,高主事的嫂子就没走。
但是,现在情况又变了。
高主事犯事了。
那位嫂子一看,得,这回没别的选择了,只能会娘家,要不然就得跟着去岭南,大唐可没有一个嫂子跟小叔子跑那么远还不离不弃的道理……
她好说,可是儿子怎么办?
带回娘家,那叫寄人篱下,就算别人不说什么,等日后改嫁的时候,难道也能带过去吗?能倒是能,但是这样带过去的孩子,还能有个好吗?她身边的,她知道的,就没有一个不在新夫家受气的……
所以,孩子不能带,即便是亲儿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