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徒(六千七百字大章,三合一)(1/4)
大唐建立李世民劳苦功高这是毋庸置疑的,立国后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确立了唐国中原之主的地位。
第一场是平薛举,这是李唐立国第一场硬仗。此时的唐国势力范围只有关中和河东一带,在诸侯里优势并不大。如果这一仗败了,那也就没有后来的盛唐了。
薛举是智勇双全的人物,自号西秦霸王。自古以来敢称霸王的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真的猛人,薛举就属于后者。
证据是什么呢?他正面击败了李世民俘虏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可以说这是李世民生平经历过为数不多的惨败。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攻长安的时候病死了,也有说是被流矢射死了,别管怎么死的反正是死了。正应了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世民趁薛举死亡卷土重来,灭了薛举的势力铲平了来自西方的威胁。这一仗让李唐彻底站稳了脚跟,从此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第二场战役是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势力。第四场灭的是窦建德的残部刘黑闼、徐圆朗等人。
这些人也就是一时枭雄,格局和能力都不足以统一全国,就算不被李世民灭也会被别的人灭掉。
更何况刘黑闼、徐圆朗是李建成擒获的。所以这两场战役就不多说了。
重点要说的是第三场平窦建德、王世充战役。
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两人都是诸侯里比较强的。王世充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占据最繁华的洛阳,不可轻视。
尤其是窦建德,重信然诺崇尚豪侠,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又释放俘虏的宫女战俘让他们回归乡里。
别人还在想着怎么压榨民力穷兵黩武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怎么恢复生产了,这就是枭雄和王者的区别。
岳山一直认为他是除了李唐最有人主之姿的一个人。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李世民。他在救援猪队友王世充的时候被李世民生擒。
李唐擒获逼降了许多诸侯,包括李密、王世充、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人大多得以活命。有的还加封王爵,有的成为李渊的座上宾,有的成为李唐的封疆大吏。
但唯有窦建德,被直接处死。
为什么?因为李唐也知道李密、王世充这些人都只是枭雄,在民间口碑很差,一旦失败很难东山再起。
窦建德不一样,他在民间威望极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得民心,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这一点从后来刘黑闼等人的事迹就能看出端倪。
刘黑闼只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纠集残党打着为窦建德报仇的旗号叛乱,迅速募集了十万大军打的大唐鼻青脸肿。李世民两度挂帅才把他打败。
要是把刘黑闼换成窦建德恐怕声势只会更大,中原一统的时间要被拖后几年甚至十几年。
这里不是为了吹嘘窦建德多厉害,而是想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有多么的重要,功绩是多么的巨大。
这场战役击败了唯二具备争霸天下能力的王者窦建德,彻底奠定了李唐统一全国的格局。
功劳一定就能转换成实力吗?不尽然。
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是没有那个功夫去经营自己的小势力的,但李建成可以。
从大唐立国之初李建成就一直在中枢协助李渊处理国政,他有充足的时间经营自己的势力,有能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全国各个要害部门。
就以窦建为例,李世民灭了窦建德,按理来说窦建德的底班应该会落入他的手中,等他把优秀人才挑走剩下的才是朝廷的。
可事实上呢,李建成利用自己身在中枢的优势,把窦建德的底班给打包吸收了。李世民只能干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长安城作为京畿更是李建成势力范围的核心,等外出征战的李世民重回中枢,发现他在长安城步履维艰。
历史上和李世民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赵匡胤。
他常年带兵在外平定诸国,就把大后方交给了亲弟弟赵匡义。等他统一全国返回京畿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开封城都已经被赵匡义经营成了铁桶一般。
甚至没有赵匡义点头朝廷的旨意都出不了京畿。
赵匡胤深知这种情况很危险,数次想迁都,但都遭到赵匡义集团的反扑不得不作罢。
一代开国之君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皇位也被亲弟弟夺去,自家孩子也死的莫名其妙。
为什么赵匡义能如此嚣张的夺权?因为开封城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还有一个例子,明成祖朱棣。
他兵变成功之后为什么把京师迁到了北平?
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另一个原因就是金陵被朱元璋朱允炆经营了数十年,那里到处都是忠于朱允炆的人。
他要敢大摇大摆的生活在金陵,指不定哪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被人割了脑袋。
如果大肆围剿又会耽误好几年时间,而且这样内耗于国不利,还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干脆直接迁都,把京畿放在我的大本营北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过上几年那些忠于朱允炆的人自然而然就自己消亡了。
由此可以想见,李建成在长安城经营了四年多将近五年,他的势力范围是多么的庞大。
李世民真正潜下心经营自己的小势力还是武德四年末五年初的时候,他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