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叔侄(3/3)
的宦官天团“五侯”成员之一,地位大概相当于十常侍中的张让吧。唐衡嫁女最初的人选是一个叫傅公明的人,这个傅公明大概是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和名声臭不可闻的唐衡结亲,就是不肯同意这门亲事。
最后傅公明把唐衡给惹恼了,也是绝了这门婚事的心思,转而准备把女儿嫁给我们的备胎荀彧。荀彧的父亲惧怕或是羡慕唐衡的权势,便将唐家女迎娶回家成为荀彧的媳妇。
这要是按照明朝的标准,荀彧可是少不了得到一个“阉党骨干荀文若”的外号,汉朝士人虽然没有把他归到阉党之列,但是嘲笑讽刺总是避免不了的——“彧为论者所讥”。虽然《后汉书》中写成“彧以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但总有一种为尊者讳、欲盖弥彰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这段同病相怜的经历,当遇到赘阉遗丑的曹孟德时,荀彧这才与他迅速产生了一段化学反应,成就了半段佳话。
这段政治婚姻虽然给荀彧带来了麻烦,但是对颍川荀家却是有很大的好处。
两次党锢之祸,不知道有多少士人惨死在宦官手下,作为顶级世家的荀家也不例外,荀攸的祖父荀昙被禁锢终身(即终身不得为官),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果,荀昙的兄长、身为“八俊”之一的荀翌则是直接被杀身亡。
但荀家的事情也就到了这里,再看看“八及”之一的张俭,自己虽然抱住了一条命,但是逃亡过程中经过或是借宿的人家被处死的数以十计,更不用说那些宗族亲戚,直接被杀的老家所在郡县都为此残破不堪。
不得不说颍川荀氏在过去三十年家门不坠,和他们与宦官集团中的某个宦官做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还是有着关系。其实不只是颍川荀氏,和荀氏有着联姻关系的颍川另外一个世家大族陈氏,也是曾经和宦官缓和了关系。
中常侍张让也是颍川人士,他的父亲去世后葬在故乡颍川。虽然一个郡的人都来参加葬礼,但却没有一个名士愿意去吊唁,张让感觉很耻辱,也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陈氏的家主陈寔参加了葬礼,总算是为张让挽回了一点儿面子。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后,张让感念陈寔的恩德,所以对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
但是有了宦官这层关系,却也让荀彧非常尴尬。万一到了士人们报复宦官的时候杀红了眼,恐怕荀彧这个阉党女婿也会受到波及,所以荀攸这才建议荀彧离开雒阳。
其实荀攸的担忧不无道理,日后何进被杀,以二袁为首的士人集团的确是对宦官集团展开了血腥的报复,袁绍与叔父太傅袁隗矫诏召见和宦官关系密切的河南尹许相、司隶校尉樊陵,随即将二人斩杀。
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在北宫之中值守的郎官跟着倒了霉。有胡须的还好,一些年少无须者被杀红了眼的北军将士当成宦官给杀了。面对着北军的屠刀,也有不少没胡须的机灵人赶紧把裤子脱掉,通过暴露器官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宦官,从而保住一条性命。
听了荀攸的话之后,荀彧也是当机立断得说道:“我明白了!这几日我便拜访一下雒阳城里的故旧,然后找人运作之下离开雒阳这个是非之地!”
——我是避免躺枪的分界线——
“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季汉书·荀攸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