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德苏战争(23)(1/2)
斯大林调遣了刚刚抵达不久的美军一个大队的b-24轰炸机(三个陆航中队),支援西方面军。他们的任务不是投掷炸弹,而是给德军包围圈里的苏军空投物资,以及建立联络渠道。
虽然斯大林很想派他们去轰炸柏林,不过目前当务之急是先救出困在包围圈里的部队。
“b-24?”见到了这支大队的指挥官埃尔顿少校,大致了解了一下b-24的性能后,铁木辛哥不禁疑惑道。“贵国既然已经有了b-17,为何又生产性能差不多的b-24?”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还是因为有钱任性?
b-17“飞行堡垒”和b-24“解放者”都属于四发重型轰炸机,速度上b-24轰炸机比b-17轰炸机快,而且升限、航程和载弹量都比b-17轰炸机大;机动性上,b-24轰炸机也优于b-17轰炸机;而在抗打击能力上,b-24就远不如b-17了,b-24的大展弦比(机翼翼展和平均几何弦之比)的戴维斯机翼在受到攻击时会容易断裂,失去平衡造成飞机坠毁,但b-17轰炸机的机体是出了名的坚固,被称为轰炸机中的“凯迪拉克”。
1943年2月1日,突尼斯港上空,一架bf-109战机不慎与“全美号”b-17轰炸机发生了碰撞。战斗机随后在空中解体,而b-17的机身几乎被一切两段,留下了一个近4.9米长,1.2米宽的大口子。飞机的左水平安定面及左升降舵被严重损坏,垂直安定面以及方向舵也有破损。四台发动机中的两台停止了工作,还有一台发动机开始严重的漏油。飞机的无线电设备,电子设备,氧气系统均有不同程度受损。
令人称奇的是,就是这种状态下b-17依旧完成了投弹,并顺利返回了机场安全降落。地勤人员简直不敢相信在经历了如此的损伤后飞机还能成功飞回来,机组成员只受了轻伤,一时间这个消息传遍了大后方,人们都为之欢欣鼓舞。
不过美国在战前就拥有了b-17这款远程高空轰炸机,再批量生产b-24这款轰炸机的确有些令人不解。
一种说法是,之所以要生产b-24,是因为b-17的承包商无法大规模生产足够数量的b-17来支援在欧洲开展的战略轰炸行动。还有一种论点是,生产b-24是为了通过使其成为b-17的竞争对手而迫使后者降价,从而使这两款飞机都保持较低的成本。而且如果有多个承包商在不同地点生产数千架飞机的话,就可以在美国各地分配工作和就业机会。
听完埃尔顿少校的解释,铁木辛哥司令默默点头。“少校同志,那这次空投任务就拜托你们了。至于我军的具体被困地点,因为无线电一直联系不上,所以不怎么清楚。只能根据之前的进攻路线做出大致判断,地图上已经标记了出来。”
“我们今晚就行动。”他也听说上一次前往巴库轰炸油田的第305轰炸机大队遭遇德军战斗机拦截,结果全军覆没,所以选择夜间空投。可苏联人也没告诉他们德国人的夜间战斗机同样可怕。“请司令派人装载物资吧。”
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军前线司令克鲁格接到了从柏林发来的电报,得知苏联人要往包围圈里空投物资。“哈哈,这群蠢货不知道他们最后一支部队就在今早投降了吧?这就是殿下让我们严格保密的原因?也不知道这些笨蛋投多少物资才会发现被骗了。”
***********************
当天晚上,美军轰炸机大队起飞执行空投物资任务,不过他们并没有遭遇德军夜间战斗机拦截,就连地面上的防空火力也是稀稀拉拉,而且德军阵地灯火通明,倒成了美军轰炸机群的指路标。
就这样美军轰炸机大队来来回回空投物资,一直忙碌到黎明破晓前。
待太阳升起后德军开始收拾包围圈里的空投物资,一架b-24可以载弹载弹3.6吨,80余架轰炸机一次可以空投近300吨物资,昨天晚上他们飞了三趟,整整空投了近900吨物资。
成箱成箱的弹药,手榴弹,燃料,黑面包,午餐肉……堆成了好几座小山,还有数不清的信鸽笼子。
一个参谋兴冲冲的跑进克鲁格的办公室。“司令,这下我们可发大财了,苏联人投下的物资中光是燃料就有300吨。除了苏军的7.62x54子弹我们用不上之外,其余的都能用得上。而且苏联人还投下了不少信鸽。”
“信鸽?这倒让我想起上一次大战了。”这些苏联人倒不是很笨嘛,连信鸽都用上了。
上一次大战时因为无线电还不怎么可靠,信鸽传递信息手段发展到了极致,当时英军拥有的信鸽数量超过十万只。
英国人还发明了移动鸽笼车,将当时先进的汽车与鸽舍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装备到通信部队,担负战场通信的重要任务。英军的通信兵还装备有背负式的鸽笼,一名士兵就能掌握四、五只鸽子,这样的通信能力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强大。
在战争后期,这些信鸽成了坦克部队首选的通讯方式,当时每辆坦克都要搭载一个鸽子笼,在需要发送情报时,放把鸽子从坦克中放出去。
二战时期,军用无线电通信已经发展起来,但是电波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方位,而使用鸽子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因此二战时的信鸽通信系统还在大量使用。英国信鸽还曾随侦察机执行任务,很多飞机被击落之后,鸽子能够把失事的方位通知指挥部,很多飞行员因此获救。英军还曾将鸽子空投到法国乡下,请当地人将德军的行动记录下来,让鸽子带回英国。这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