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掺沙子(1/2)
此举一出,下面的黄巾立刻便是噤若寒蝉,就连另外一侧稍微有些杂音的汉军阵列也马上变得鸦雀无声。
刘毅满意的点点头。
效果不错。
他继续说道,“等到三年期满,发放四千钱,予以释放!”
这句话一说完,他就看的下方的黄巾俘虏中有不少人以手掩口,更有甚者直接把拳头塞在自己嘴里,防止忍不住惊呼出声,白丢了性命。
也难怪他们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放俘虏还发钱的,而且还不是小数目。
现在一个普通雇工的收入月才六百钱左右,这还是不包食宿的那种,要是包食宿的一个月还不到四百钱。
四千钱等于直接发了普通人的十个月工资。
其实刘毅定这样的举措并不是他钱多烧得慌,而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
这些俘虏现在身无分文,既没收入又没产业,不少人除了有力气还没任何生存技能。
如果在劳役过后就这样放他们进入社会,他们只能成为巨大的不安定因素,其中的不少人走投无路之下会选择偷抢骗,还有些人会选择重新找个山沟沟当贼寇,凭空增加很多治安成本。
若是给他们一点钱作为缓冲就会大不一样,有近十个月的时间,背井离乡之人有路费可以回乡不至于去抢,想学手艺的有足够的时间去学,想做小商贩的也有了一点启动资金。
而且,这些钱他们基本上都会在当地消费掉,还变相的促进了地区经济。以后刘毅肯定是会加收商税的,这些钱就当打基础了
但是如果这些人在如此优厚的条件下,还犯了事,那就别怪他刘毅不客气了!
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若是释放后再有作奸犯科者,予以重处!”
然而他的威胁丝毫没有被下面的黄巾放在心上,他们满眼热切,全在等着刘毅说后面几个路子。
毕竟第一个都这么好了,后面的肯定也不会差!
刘毅扫视了下面翘首期盼的俘虏一眼,继续说道:
“第二个,参加汉军,戴罪立功!”
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参军者,记功方式等全部都与汉军等同,但第一年,只得两千钱军饷,第二年,只得四千钱军饷,第三年方可拿足全额八千钱军饷。”
也就是有三年的转正期。
其实如果直接说可完全按照汉军的待遇,那么肯定会有不少人去选择参军,但是刘毅感觉这样子对应募跟着他的汉军很不公平。
凭啥这些人打败仗了加入过来就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刘毅认为必须要有所惩罚才行。但是这种惩罚又不能太过,比如每天少吃一顿,立功区别对待这种就不是很可取,会影响战斗力。
军队里面其实没什么开销,直接扣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既达到惩罚的目的,又节省了军费。
而且这种惩罚还有一个逐年减轻的机制,这个方案是企业逐年加工资和临时工转正两个套路的综合版,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些俘虏的抵触情绪,还可以防止这些人当中出现逃兵。
古代战争一般战事不顺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逃兵,而且比例还不小。有了这个机制,说不定这些俘虏的立场都会比一般应募兵坚定。
如果真的战事不顺,军队在撤退转移,这些人中或许有不少会想,都到了第二年了,艰苦的两年都熬过来了,明年就可以拿正式工待遇了,现在逃了岂不是亏了?还不如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顺理撤退了呢?
就连现代人都有很多被这种方式给套路住,更不要提这些没什么见识的黄巾俘虏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以扣工资的方式作为惩罚,还可以有效降低汉军对于这些俘虏的抵触情绪,毕竟人就怕比较,对于一个待遇不如自己的人,绝大部分人都会稍微宽容一些的。
此时刘毅暗自庆幸了一下自己歪打正着,一开始就让这些俘虏们互相检举,把里面的恶人刺头给挑出来砍了。虽然刘毅知道里面可能有人缘不好被无辜投票投死的,但是他自然不可能为那些极少数去费力气识别。
这些祸害被杀了之后,那些矢志于找黄巾复仇的应募兵们对于黄巾俘虏的敌对情绪就削减了不少,否则他还真的不敢就这样搞整编。
而且杀了那些刺头之后,黄巾俘虏里面也少了很多歪心思的人,想要串联搞事情的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许多。
刘毅在心里暗赞了自己一下,随后沉声说道:
“你们将会被分散编入各个汉军什伍中,原先不论在黄巾中是什么实力,什么位置,一律从普通军士做起。军功上不会苛待你们,如果有实力,能立功,自然会有机会出头。”
打散编制并入汉军中是他整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现在汉军人少,黄巾俘虏人多,所以这是个典型的向黄巾俘虏中掺沙子的行为。
把忠心于他且目前和黄巾不对眼的汉军同这些俘虏混杂在一起,虽然短时间内军队战斗力会降低,但是有这些无处不在的少数汉军,就可以保证黄巾俘虏无法串联搞事情,从而确保军队不会出问题。
若是单独将这些俘虏成军,虽然短时间能保持战斗力,但是太不放心了,这些人还容易抱团,随着黄巾俘虏的逐年增多,最终会尾大不掉。
若是掺沙子的办法,通过逐年的战斗,就能够将这些人真正的融为一体。只要打个几仗,有了生死交情,这些人的关系就会变得不一样了,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有应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