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在下郭奉孝【万字大章】(3/6)
也说清楚了,这些流民主要都是因为冀州的霍乱,还有司隶地区的压抑而逃到上党来的。不过里面相当一部分人的目的地其实是太原、
嗯?
什么时候太原的名声已经这么响亮了吗?
能够吸引到周边的百姓当流民跑过来?
陈琛突然意识到这种情况带来的影响,那就是以后刘备集团自带对于苦难地区的百姓有着吸引效果。
大家都想着到并州来看一看这行商传出去的美好日子,想要成为并州人的一员。
而且刚好当地的问题又很大,不离开家乡的话,或许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那他们就会选择尝试着前往并州,前往太原,成为并州人。
嗷!
陈琛心中舒畅极了,这种状态,似乎跟前世某个大国某段时间的地位很像。
这样能够让并州的人口逐渐得到提升。
而且在这种战争年代,根本久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设置门槛只吸收高级人才,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劳动力都是宝贵的财富。
并州现在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缺人了,但是相对于如今并州辽阔的土地来说,其上所居住的人口数量还是少的。
而太原如今的财政情况也还不错,接纳流民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陈琛却思考得更多些。
那就是移民的条件。
单纯地接纳流民,为他们提供各种东西,虽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名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哪天你的粮食有所短缺,你的财政有较大的负担,而没有办法及时的向这些灾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离开你,那对于你来说,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你白白的养活了一群对于你没有任何帮助的人。
甚至这些人到了敌对势力的地盘之后,可能会直接被征作士兵,成为你的敌人。
只要处理好这些流明的问题,那就必须要考虑好让他们对并州有归属感。
似乎话题又绕回到了陈琛所做的事情上。
而针对流民的情况,陈琛倒是有现成的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能够一直延续着应用到之后的灾民身上。
以工代赈。
这是一个老套但是极为实用的办法,几乎所有现代人在穿越到古代之后都会使用这个办法。
因为它实在是太实用了。
而且还有句话说得好。
劳动力太多了怎么办?那就做基建。
所以陈琛倒是有计划让基建做好并州的每一块土地,而且应用这种方式来将灾民、流民,消化成为并州人民。
思来想去,陈琛提笔给张飞写了回信。
他写的信内容倒不是说去教张飞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而是让他只要有流民或者是灾民来到上党,想要留在并州,那就直接往晋阳送,并且向他们强调一个观点。
那就是想要留在并州的话,需要用你们的努力和劳动来换取成为并州人的资格和生活所需。
可以说,现在开始,所有想要进入并州的流民,如果没有特殊的能力或者是什么方面的天赋的话,那就只能够选择成为并州三年的义务劳工。
虽然说同样都是劳工,但是因为他们是汉人,陈琛还是给他们很多福利的。
首先,和只能住在集体宿舍大通铺的异族劳工不同,陈琛在晋阳城外,外城之内的西南角,划分出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安置区。
这里将会作为流民和灾民的安置区域,少说能够接收近十万人民在这里生活。
而在安置区里也将修建各种基础设施,比如幼学、医馆、卫所等等。
能够进入安置区生活的灾民和流民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成为太原建设营的一员。
建设营的基础待遇就是一家人能够凭借一个成年男性劳动,来获足够正常一家三口日常用度的生活资源,而并非一家人只有男人能干活。
在晋阳中还有开设大型的纺织绸缎的作坊,由官府承办,每个家庭的成年女性可以进入纺织作坊进行工作,或者购置材料回家中自己织,再将成品拿回作坊换取手工费。
而选择成为劳工的人是需要签订契约的,但是在签订契约之后,他们的孩子能够获得进入安置区幼学学习的机会。
所以其实如果是一个家庭的话,夫妇二人共同努力,孩子送到幼学,甚至长大后能够进入太行书院的话,那孩子其实是不占用家中的生活资源的,家中可能需要的就是夫妻二人和家中老人的粮食,而这些,一个男人作为主要劳动力已经足够了。
第二种,就是参军。
如果能够通过太原预备军的考核,那就能够成为太原预备军的一员。
太原预备军的成员,能够让家属进入安置区生活,并且每个月都会有固定配额的生产资源送回家中,这个配额等同于进入太原建设营的劳工。
而且享受和太原建设营一样的待遇,那其实就是少了一张吃饭的主力嘴。
太原预备军的考核不算太难,但是也有着一定的难度,他们平时的主要任务也是屯田和训练,或许这样人口的利用效果没有作为劳工的好,毕竟半脱产训练的队伍所能够带来的生产效果自然是比不上全产的工人,但这是在为太原新军提供优质的兵源。
预备军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次考核,在考核中成功达标的可以升入太原新军。
升入太原新军,就可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