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帝师(下)(1/2)
提到皇帝,蔡攸的眼里显出几分无奈的神色,“我已经请求过圣上无数次了,圣上本来是有机会扭转这一切的,但是圣上更相信议和,我也是徒呼奈何!”
难道就因为赵佶不听劝蔡攸就放弃了他?世瑶总觉有些不太可能。她对蔡攸这样的人还能保持几分信任,首先是来自于他的忠心,如果,连对皇帝的忠心的没有了,她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用他!把蔡攸放在身边,那可真是一不留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像蔡攸这样的人,就没什么看不明白的,他只消看上一眼就知道皇后为了什么犹豫,“娘娘可选择余地并不算大。”他淡笑着说道。
“蔡相应该是了解我的。”世瑶从来都不受任何胁迫,哪怕是皇帝。
“我想我的确是了解娘娘的,娘娘从来都不会由人威胁。就算是把刀架在脖子上,娘娘如果觉得不对也不会屈服。但是我很好奇,如果刀架在两位公主的脖子上呢?亦或者,在那位赵伯琮公子身上呢?”
“你敢!”世瑶简直是怒不可遏。
“看看,娘娘果然还是有受不了的地方。”蔡攸并不在意激怒世瑶,他希望她能够有一些真是的反应,“我当然不敢,但是金人可就说不定了,娘娘不用蔡攸的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帮到娘娘。还是,娘娘以为把两位公主和小公子安置到了江南就算是彻底安全了?”
世瑶想到蔡攸的意图便没那么生气。他提出来的问题也的确值得考虑,江南就安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南方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厢军的战斗力跟民团几乎没什么差别,如果西军守不住,那就等于是一溃千里。
“娘娘看来也很了解。大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都集中在了禁军。禁军三部分。河北、京营和西军,战力最强的就是西军,河北几乎就是摆设。如果不能在长江以北拦住金人,大华夏腹地只能任由铁骑驱驰了,到杭州的路,也不是特别的远。”
蔡攸不算危言耸听,该怎么守着河南世瑶心里真是没什么想法。而蔡攸既然已经错判过一回形式,那么以后必然会更加谨慎。
“蔡相有把握拖住金军南下?”
蔡攸的神色颇有些自得,“如果我做不到,就没人能做得到。除非战争到了两边都拖不起的时候,再次启动议和,不过,那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大宋朝还能剩下什么。也都不一定。”
世瑶神情凛然,想来想去,有能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概只有蔡攸了。也许,他的要求并不过分,或许。她可以让他顶着老师的名头远离她的儿子。
“那蔡相有什么打算?”
“娘娘怎么打算的,我就是怎么打算。”蔡攸淡然的说道。
蔡攸说这话。绝不是李邦彦式的阿谀奉承,他只是在告诉皇后,我跟你想的都一样的。
世瑶最为仰赖就是西军,可是折家军内部可能问题重重,而种家军被蔡京盯上了,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蔡攸如果肯帮忙,必定可以平安度过。
“西军现在的问题不仅仅在种家,蔡相可能明白我的意思?”
蔡攸还真没想过,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娘娘是说折家?”
“折家究竟有什么问题我现在也是不得而知,但是我能感觉到形式也是十分严峻的。”
“跟在娘娘身边的两位姑娘,从前没见过,难道就是?”
世瑶点了点头,“是折可适的两个女儿。”
折家军究竟出了什么变故蔡攸也只能猜测一二,都虞候折可适去年病故,他的弟弟接掌大权,按照常理来说,都是军中效力多年的,应该不至于有什么交接不畅的事情,“军中毕竟是个讲军纪的地方,总不至于像京中世家大族那样出些夺权的丑事吧?”
世瑶也希望不是,但是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到更多,“还得请蔡相想办法查一查。”
这倒不是十分为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对于蔡攸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时间了,“朝廷近些年对折家的注意很少,就只有折可适一人官至都虞候。而早在神宗皇帝的时候,将陕西路分为永兴军和秦风路,似乎也是有意遏制折家,然后那以后连年对夏作战,折家军战功彪炳,却并不居功自傲,朝廷才开始放心,但是,折家祖上乃是羌人,朝廷对他们始终不太重视,连带着,对麟、府、丰三州也不是特别重视,我也是后来跟种师道交谈之后才发现,这三府对于陕西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折家如有变故,那可就是塌天的大祸。”
“蔡相无论如何要稳住折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亲自去一趟陕西。”
“现在?”
“不。”蔡攸摇了摇头,“如果没有提点军务的名头,就是去了也白去。”
提点军务?蔡攸这样一说,世瑶却突然想通了一些关窍,以皇帝对蔡攸的信任,让他去监视西军几乎是没有疑问的,他如果真的有心,保住西军并不算什么难事,“看来蔡相已经有了打算。”
蔡攸也不隐瞒,坦然说道,“从姚古经略熙河的时候,我就有打算了。”
“那蔡相还要跟我谈条件?”
蔡攸不经意的叹了口气,“我不想大宋朝再有像圣上这样的皇帝了,而圣上就应该寄情上水花鸟,也不应该勉强他再做皇帝。”他不知道皇后对皇帝还有多少情义,但是可以肯定皇帝在皇后心中的重要程度一定赶不上远在杭州的那位伯琮公子,“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