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民情(1/2)
大汉的威武之师,让冀城百姓看的意犹未尽。
回到城内,所有人无不在讨论着汉军将士的威风,或是四处与人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
当然,这也仅仅限于那些能过的下日子的黔首。至于数量不少的贫户,根本没有心思去想那么多。战乱使得整个凉州地区的经济被打破,中国古代小农社会的体系,更是受损严重。
在去往郡守府的路上,高诚看到了不少的乞讨者。大多数是老人、妇孺、孩子,壮年劳力一个没见。
“杨叔,这些人”
高诚与杨衡走的很近,也换了称呼,看着路边的乞讨者,问向杨衡。
杨衡亦是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君侯,这些人多是自陇西、金城逃来的百姓。汉阳郡全面收复之后,本地难民大多归乡,只有这些背井离乡之人,无力生存,依靠乞讨求生。”
高诚眉头皱了皱,有些不大满意,说道:“杨叔为何不施放粮草,救济其人?”
“哪还有粮食啊,整个凉州大地都没粮了。君侯,大军粮草当是由朝廷供应吧?”杨衡苦笑道出实情,转而问向高诚。
两万五千余兵马,凉州是真供应不起来。
“嘶!”高诚倒吸一口凉气,有些踌躇。
“仓禀之中,可还有钱货?”
“钱货倒还有些,区区一百多万,又能做甚?关中、巴蜀皆受战乱影响不小,粮价高涨,达百钱一石。一百多万钱,所能货者,杯水车薪啊!”
常年征战在外,高诚从来没有接触过政务,可也知道粮价高涨的后果。
东汉经济的基础便是粮食,或者说在这二世纪时期,所有国家都是粮本位制。所有物品的价格,都跟粮价息息相关。
粮价上涨,自然而然就造成了社会经济的通货膨胀。中国小农经济体系,在面对这中经济灾难时,抵抗力要更强,可不代表就能抗住。
就好比现在,粮价近千钱一石,其余物价也会上涨。百姓每年能有多少余粮?全卖了都买不起生活物资!
同时,粮价高涨,使得货币也会迅速贬值。由国家主导的上林三官五铢钱形成的货币体系,也会一夜之间全面崩塌。货币体系崩溃会,大家就会回到以货易货的时代。
然后,整个国家亦会随之崩塌。
大汉嘛,现在还不至于如此,只要战争一停,国内各地恢复生产,社会经济很快就会平复。
另外,大汉帝国也不是没经历过这种事情。武帝后期,不比现在还惨?那才是一脚踏在崩溃边缘。
所以说,世族与皇室共天下,并非没有好处。面对这种国家危情,喜欢囤地、囤钱、囤粮布的世家大族,就能伸出援手,帮助国家撑过艰难的时刻。
大多数的世家大族,也不想天下大乱。原本在体系之中,他们不用担心家族朝不保夕。而战乱中,一伙乱匪说不定都能断了数百年的家业。
便是如今局势,世家大族也只是在于皇室对抗,想要保全自己的现有利益。只是,他们谁都不知道,自己在玩蛇!
哦,或许袁家知道!
想了那么多无用的东西,高诚对处理难民一点头绪都没有。没有粮,钱也不多,自己能怎么办?
“君侯,不若让他们去军中吧。老弱帮忙煮食,妇孺帮忙清洗衣物,再做些劳力的活,未尝不可!”杨衡将心中的想法,与高诚说了出来。
目前,似乎也只有这么一个法子了。
因为,军队有粮食啊,而且还是从洛阳发放的粮食。
“也好!”高诚点头应声,继续说道:“待明日杨叔安排一下,某也叮嘱军中将校,尽全力而为之。”
“君侯高义!”
冀城不大,五六里之城。
高诚等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处于正中央的郡守府。
而后,一群志同道合之辈,尽是欢舞高歌。
次日一早,高诚、杨衡、阎忠、贾诩、苏则、傅燮,六人再度聚之一堂。
“如今凉州局势,尚且多乱,吾等当如何是好?”
局势不明,高诚此际脑海也是一片混沌,不知先作哪般为好。军务、政务百废待兴,似乎什么都需要赶紧安排。
阎忠为之一笑,言道:“君侯勿忧,以忠观之,当先剿灭羌贼叛逆。卧榻之侧,恶贼环视,不除韩遂,吾等凉州难以安宁!”
“伯义兄所言,诚亦知之。可惜,吾军征战一年有余,兵马疲惫。那韩遂尽收李文侯余部,所辖精骑不下五万之数。短时间内想要灭之,怕是不易。”
剿灭韩遂非一日之功,这点在镐邑时,高诚就已经跟苏则、傅燮商量过了。现在,又只好再与阎忠叙说一遍。
阎忠闻言,颔首思忖,只得言道:“若是如此,便只好先置防务,以免羌贼时而劫掠。”
“君侯,在下有一策!”
正值高诚苦笑之际,殿内贾诩拱手说道。
看着贾诩,高诚心情又是一变,这家伙可是让自己好等啊!
“噢文和有何见解,尽可言来!”
“君侯当立即遣大将,镇守河西四郡。河西,丝路之要道,广来财源。吾等控之,则西域之富为吾等所用。韩遂控之,则为其所用。”
“控制河西,又可使精骑出掠羌部,或出掠西域,所得钱货、牛羊,尽皆为凉州所需。再择一良将,将兵万余,蚕食陇西郡。”
“韩遂若引精骑来攻吾,吾则将精骑自河西,攻其后背,掠其部族,羌人不战自溃。韩遂若分兵,救援陇西,吾则增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