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汉中王玺(1/2)
洛阳方面,周楚二国大军仍在对峙之中。
北面袁绍的势力与两国都有交接,由此谁也不敢轻易动手。偏偏为了这场大战,两国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尤其是粮草,无论是函谷关还是伊阙,悉数运送了高达百万石的军粮。还征集了那么多数量的民夫,耽误了不少秋收、休耕的时间。
而且,几十万兵卒聚集在一起,军心士气都正值巅峰之际。想要趁着这场大战,来获得首级、战功或者钱物。
况且,轻易退兵了,岂不就是当面承认自己认怂了嘛,这怎么可以!
身为四世三公的嫡子,袁术连8同族的袁绍都看不上眼,更别提高子明这个国恨私仇兼在的鄙夫了。
楚军不退,防守一方的周国自是不可能放弃洛阳,白白让给楚国数百里之地。
两国兵马陷入僵持,皆打算从其他地方打开局面。
楚国盟友齐王陶谦,应袁术之邀,出兵五万进屯戚县、昌虑。又联络青州黄巾管亥,与臧霸等泰山军,再次逼向齐国临淄。
同时,新募的五万楚军士卒,由大将桥蕤率领,进驻梁国睢阳。如果曹操有什么动静,楚军和齐军完全可以第一时间杀入兖州州治昌邑所在。
周国使者,则是进入了汉中,来到南郑侯的府上。
“外臣拜见君侯!”
周国使者冲着安坐的张鲁,拱手见礼。
张鲁挥手示意,言道:“外使不必多礼,快快入座。不知此次周王遣使,有何要会?”
说完,张鲁呡了口茶水,同时给坐于右侧的阎圃使了个眼神。
周使落座后,拱手还语:“君侯,如今楚寇北犯,吾大周兵马亦是聚集洛阳,正欲行雷霆一击,破之楚寇。汉中与吾大周又订盟之约,情及兄弟,故吾家大王欲请君侯,共猎楚禽,分而食之!”
张鲁不禁咋了下舌,这周使是不是有传统的啊!怎么每来一个使者,都是说话如此直白,不作前词,却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现在自己怎么回,出兵能否败楚军犹未可知。毕竟楚国的实力摆在那里,虽然早已跌落天下第一诸侯的宝座,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大楚还没死呢!
可这要是不应下来,岂不是折了周王的面子,亦是不妥啊!
“外使稍安勿躁,与周王殿下共击楚国,吾之所向。然汉中地疲民乏,更兼刘焉虎狼在侧,本侯还要多与军中长吏商议一番。”
张鲁委婉的拖词几句,似乎感觉话语略有所失,急忙又言道:“不过,但请周王殿下宽心,本侯定会颂周王之神武,雍凉之劲旅。使汉中上下其心,为周王鹰犬!”
周使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愧疚的自语言道:“唉~臣下无能,辜负大王之厚望。只可惜,大王赤诚一片,竟付之东流。惜哉,惜哉~”
张鲁神色不变的看了眼阎圃,阎圃也明白自家君侯的意思。是时候自己出面了,绝对不能让周使这么轻易离去,否则必伤两家和气。
“周使错会君侯之意也,君侯之意乃是汉中多年不曾出兵征伐。百姓享于安乐,军伍疏于太平,士族安于修身。今时征伐,皆要布知汉中、巴东,调遣兵卒,征集蛮勇,聚之民夫,输运辎重,方可为周王之偏师!”
阎圃两句和气话,虽然效果并非太好,但也确实让周使落座。
还欲说间,正被周使打断:“阁下便是汉中功曹从事阎圃,阎子茂吧?”
“不想在下区区劣名,周使竟知之!”
阎圃客气了一句,身为使节,要是再不知道自己是谁,那还来汉中干嘛~
周使点了头,拱手虚礼:“阎子茂之名,于长安市闹,颇有名气。吾家大王更是几次曾言,汉中虽大,然唯君侯与阎君也!”
阎圃眉头一挑,这是什么意思,离间吗?
不对。
周王英武睿智,值此急势,必全力拉拢君侯。又怎么会以离间诡计,来坏汉中君臣之密。如此,汉中又如何助之大周伐楚?
想到这,阎圃不禁转首看了张鲁一眼,只见其似乎并无芥蒂。于是言道:“周王严重了,圃区区三里之士,焉能与吾家君侯雄略相较。正所谓,萤火之光,又何以比之日月。圃尚有自知之明,不敢僭之!”
“正如阎君所言,君侯雄略,非常人可比吾家大王自是尤甚赞之。外臣往汉中前,曾闻大王之言,道君侯怀有大义,禀天师之道,救万民于疾苦,又岂坐观楚国黎民,处之水火。”
周使衔借阎圃之语,盛颂张鲁一番,又接着说道:“大王常言,为一国之王,为一郡之首,为一县之长,皆应施行仁政,善待万民。又言,凡仁义者,视他人之民,一如治下之民,方传颂天下,万民敬仰。”
“今楚王术,不应天道,与民无休,擅启战端,实无名无义无道。天之所弃,人之所愤。故吾大周与君侯,正当响应天命,为楚国万民相请,平其暴兵,诛其桀纣,洽安其民。”
“吾家大王又虑君侯,以一侯君,伐其王君,失之礼道。故赠之美物,嘉以君侯,长君侯之威势!”
说完,周使冲着室外招呼一声,从属当即手托丝囊而入,进献张鲁身前。
张鲁心中暗暗吐槽了一番,简直跟宋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难道就不能早点把好处都出来,也让自己权衡以利弊,而后决之。
张鲁亲手接下这丝囊,打开取出一印信,仔细端望一遍,龟钮金印,刻汉中王玺之字样。
嘶~
嚯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