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老汉(1/2)
魏国公夫人会稽长公主陈氏倒是十分开心,甩手就给来的小丫鬟封了极大的赏银。旁边的徐氏也极为开心,“好些时候不见五妹妹了,也不知道在边关那么久可有瘦了。”
陈氏见徐氏言语的关心不似作假,便更喜欢了几分自己的长子媳妇,“她不方便进府,你若是真的想念的紧,便到她那新赐下的宅子里帮把手,顺道看看那孩子,这些可是苦了她了。”
徐氏点头,不过她确实是会上门,但是婆婆所说的采买之事她可不敢大包大揽拿到自己手上。倒不是她不愿意,只是她们是长房,若是真的要给在外另立府邸的姑娘帮把手,那也该是三房的叔母调派人手。再则,不及也有五姑娘的外祖家,她们长房还真插不上手。
可是看到婆婆高兴,她也不好打搅。到时候寻个由头便能圆过去,何必再次一说,惹得婆母不高兴。
“等五妹妹多休息几天,过几日媳妇就去打扰。”
陈氏点头,“也行,正好过几日之后国子监沐修,你带着府里的几个公子过去。”
“是,母亲。”
离开了昌安街,李忻牵着骏马,悠悠地走回去。
冬日的长安寒彻指骨,李忻露在外面的指尖微微泛着红。
外面沿街的小巷上挂着各色的彩灯笼,即使见过北戎天都城的巍峨雄伟,李忻还是觉得长安的美更胜一筹。
古朴厚重的街道,无不再向每个到长安的人讲述,这座古城池的经历千年的魅力。
不似云州新城的尘土漫漫、人们的行色匆匆,生活在长安的人,骨子透着那种长在帝都的自豪。
每每遇到外乡的人,便要滔滔不绝的介绍起长安的美食。
路过一家面摊,李忻将马儿系在槐树下,找了一个清净无人的位置坐下。
老板见到赶紧过来招呼,“这位姑娘,不知要来些什么?”见到来的姑娘带着面具,略微有些吃惊。
李忻看了一眼四周坐在附近人,随意点了一碗阳春面。
“大碗,多汤多葱加个蛋。”
“好嘞,客官您稍候,马上就好。”
“嗯。”李忻点头,等老板走后,静静地坐着看着街上走过的行人和马车。偶尔还有乞讨的老人穿着破烂的棉衣沿街乞讨。
“走开走开,不要影响爷吃饭。”
隔壁桌的客人将乞讨的老伯推开,眼看纪要摔倒地上,李忻抬脚将挨着的那条板凳踢了过去,刚好在老人仰躺脑袋将要砸在地上的时候横在老人的后背,这才没有甩在冰冷的地上。
李忻起身将乞讨的老人扶起来,那边认为李忻多管闲事正要叫嚣的男子一看到李忻面具下看过来那冷绝的眼神,便偃旗息鼓,乖乖坐下不在作声。
李忻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拾起条凳。
“请坐。”
那个乞讨的老人感激不禁,却是一点也不敢坐下,“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老汉家中还有等着吃喝的两个小孙儿,就不坐了,谢谢姑娘。”
李忻看着老汉冻僵的双手,满是红肿冻疮,脸上的胡须和头发已然都分不清楚。
“老伯不妨事的,你且坐下先吃点东西,若是你倒下了,两个小孙子更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般刚说着,那边老板便端着一大碗的阳春面过来。见到一个乞丐坐在他摊位上,先是一愣,又见对面身着华丽的姑娘都没说什么,也不好赶人。
“这位客官这是您要的阳春面。”
老板先是搁在桌边,看了李忻一眼,立刻点头将面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家,来尝尝手艺。”
那乞讨的老汉惶恐不安,李忻却跟他讲,“只是一碗面罢了,老伯快吃了吧,这要是再耽搁下去,这面可就坨了。”
又转头跟老板道,“照这个样子再来一碗,再上两笼的汤包。”
一见李忻又点了不少东西,老板眉开眼笑。
“好嘞~”
李忻见老者不动筷子,一时间纳闷问道,“老者可是不喜欢葱?”
那老伯擦擦眼泪,“穷苦的人家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只是”
见老伯面露怯色,有些不好启齿的模样,李忻道,“老伯有什么但说无妨?”
老汉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汤面,紧张到,“不知道姑娘可不可以让老汉将这碗面带回去,老汉那两个小孙子……”
见对面的姑娘摇头,老汉心中有些尴尬,以为自己不识抬举触怒了对面的恩人,正准备起身,对面突然传来的声音仿佛是仙音入耳,来自西方极乐。
“老伯先吃,等下等你吃完,我让老板给您在装三笼的包子回去给您的两个小孙子,这个时候您别光想着他们,你先吃饱再说,行吗?”
老汉热泪盈眶,一个劲儿地谢谢李忻。
李忻劝他劝不住,等自己的面到了便一个劲儿地吃自己的面,老汉坚持也不客气。
这是他半个多月来吃的最饱的一次,也是唯一的热食。
李忻付了账,将老板装好的三笼包子递给老汉,“您拿稳捂严实了,这大冬天的可别到地儿给冷了,让孩子吃口热的。”
“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李忻点点头,怕老伯一直鞠躬言谢,便递过东西就要走。
可是那老汉起身刚走几步,这脚便疼得一瘸一拐。
“老伯可是有什么不舒服?刚才可是伤到哪里呢?”
李忻记得刚才老汉行乞的时候,虽然拄着拐杖,但是这双腿明明没有什么太大毛病,这货这般,显然是刚才那人推搡的时候给伤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