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回韩愈(1/2)
孔庙里供在正中间的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圣人。
孔庙两边是陪祭孔子的历代圣贤,这其中最多的是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等为首的弟子,还有些是为儒家六经做过注解的学者。还有三位是为儒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一个是荀况、一个是扬雄,还有一个就是韩愈。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号称“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儒家的坚定维护者。
唐宪宗展开韩愈的《谏迎佛骨表》,只见上写: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黄帝年百一十岁,帝尧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唐宪宗看了,冲冲大怒。平时韩愈就经常上书直谏,顶撞天子。唐宪宗还算是个明君,平时都容忍这韩愈,但是他不喜欢别人说他礼佛的事情,所以把平日对韩愈的恨也都想了起来,就把奏章摔倒龙书案上,大喊:“金瓜武士,把这个韩愈给我拉出午门,也不用等午时三刻,立即金瓜击顶。”
金銮殿上是不能佩戴武器的,天子的侍卫拿的都是金瓜,长有一丈二寸,头部是瓜状的,既可以做仪仗,也可以做处罚的刑具。
金瓜武士上来把韩愈架了下去。韩愈也不反抗,面色如常。
文武百官都吓了一跳。宰相裴度、崔群慌忙出班跪倒,大喊:“陛下,瓜下留人。韩愈虽然出言无状,不过他素来内怀至忠,应该宽恕。另外如果因为上书就被处死,因言获罪,以后谁还敢提意见。恳请陛下饶恕韩愈死罪,以鼓励忠臣提意见。”
唐宪宗怒气消了消,叹了口气说:“我也知道韩愈是个忠臣。韩愈说我奉侍佛教太过分,说我的过错,我还可以容忍。但是他不该亵渎佛法,竟然说奉侍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怎么能说这荒唐的话呢?韩愈作为人臣,竟然狂妄到这个程度,怎么能赦免呢?死罪能饶恕,活罪不能免。就贬韩愈为潮州刺史,三日之内必须离京。以后众位大臣不得随意亵渎佛法。”
韩愈被推了回来,虽然心中不服,也只好大呼:“谢主隆恩!”
韩愈回到家中,意志消沉。
韩愈的夫人卢氏,两个儿子韩昶、韩州仇都过来请安,问朝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韩愈把情况说了一遍,又说:“天子让我三日离京,我就先走一步,昶儿,你在家收拾收拾家产,也随后陪着你母亲到潮州找我回合吧。”
韩昶说:“谨遵父命!”
卢氏夫人落下泪来,说道:“老爷,你都已经要近花甲的人,这潮州又很远,足有八千里之遥,又是蛮夷之地,路途跋涉,如今又是冬天,你怎么受得了?”
韩愈安慰夫人说:“宦海沉浮也是常事,夫人切莫悲伤。一路上就当是消遣看景就是了。”
韩愈又问:“湘儿是不是还没回来?”
韩昶答道:“是的。自上次他与父亲争吵,离家出走之后,就没再回来过。”
韩愈叹了口气,说:“湘儿本是学儒的上好之才,却误入了歧途。”
……
韩愈的大哥名叫韩弇,比韩愈大十五岁。韩愈父亲早丧,是由大哥韩弇抚养长大,等到韩愈长大,韩弇又去世。韩愈感激大哥的抚养之恩,与韩弇的儿子韩老成关系甚好。韩老成虽然是韩愈的侄子,比韩愈小不了几岁,感情像兄弟一样。后来韩老成又早亡,韩愈非常悲痛,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祭十二郎文》,读来令人神伤。其中写道: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韩老成的儿子名叫韩湘,韩愈就把这个侄孙带到自己家来抚养。
韩湘从小就很聪明,喜欢读书诗文。
韩愈是文坛领袖,门下有很多文人,如李贺,贾岛,孟郊。
贾岛本来是个和尚,有次做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在长安城中骑驴而行,一直在想这句诗中,用“敲”字好,还是“推”字好,结果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知道原因后,不仅没怪,还把贾岛请到家中讨论诗文。韩愈是反佛的,在韩愈的影响下,贾岛还俗,还参加了科举。
贾岛与小韩湘接触后,发现韩湘的文采特别好,就向韩愈夸赞。全唐诗中还录有一首贾岛的《送韩湘》诗。
韩愈对这个侄孙甚是喜爱,过于自己的子孙,又听贾岛夸赞韩湘,就更加重视,一心想把韩湘培养成一个大儒。
一开始韩湘还好好读书,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不认真读书了,见书就扔,见酒就喝,喝了就醉,醉后就高歌,唱的都是道家的东西,歌曰:
青山云水隔,此地是吾家;手扳云霞液,宾晨唱落霞。琴弹碧玉洞,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芝田养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