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昌平君之谋(1/2)
自从郑国渠成,秦国上下洋溢在喜庆的气氛当中。
不出两年,关中之地即将大收。八百里秦川,成为了天然粮仓。
咸阳宫中,嬴政一袭黑金色王袍,头戴平天冠。一双剑眉斜飞入鬓,正打量着堂下的人。自从他重启招贤令,的确有不少人来投靠秦国。但里面,鱼龙混杂,到现在他都没能找到能辅助自己完成大业的贤才。
之前有一个尉缭入秦,但此人乃是兵家大才,写就旷世兵书。此人堪称是国之柱石,自己与他是相谈甚欢,后拜他为国尉。
但越是得不到的,他就越想得到。想起那个写出千古雄文,集法家大成者的韩非,嬴政心中就忍耐不住。在他心里,韩非的法足以为秦国铸就万世根基。
商君之法,可用于统天下,不可用于治天下。此等大才,韩国弃之如敝履,实在可惜。
······
“孤欲要对韩用兵,不知诸位有何良策?”甘泉宫内,嬴政跪坐上首,高声道。
堂下,文武大臣分坐两列,一方是昌平君兄弟俩,李斯,王绾,冯去疾等人。一方是尉缭,王翦,蒙武父子。
“不知大王是想得到城池,还是想灭韩?”尉缭起身问道。
“得城如何?灭韩又如何?”嬴政双眼微眯,似是随意般问道。
“若大王想要得城,只需派大军五万,陈兵韩国边境。若想灭韩,则需十万大军。”尉缭说完,就回到行列。
“此事容后再议,你们先看一篇文章。”嬴政摆摆手,就有太监将数十卷竹简搬过来,一一发放。
所有人一头雾水,都不知秦王何意。等到看完竹简文章内容后,所有人表情不一。
昌平君一脸平静,看不出喜怒。李斯则是面色阴沉,这熟悉的文章作风,明明就是他师兄韩非的,难道秦王动用大军就只为得到韩非?
想到自己来到秦国,兢兢业业,不敢出任何差错。但没想到还是比不过韩非,但他凭什么得到秦王如此重视?
他要是来了,这朝堂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
而尉缭则是神色欣喜,此文章不是寻常之言,正是韩非在韩国朝堂上陈述的《强韩书》。
有些地方其实也适用于秦国,改革变法,殊途同归。
此等大才,不来秦国,属实可惜。
“敢问大王,此文章是何人所写?”想到这里,尉缭再次问道。
“此人乃是韩王之子,韩非。此人,也正是孤想对韩国用兵之因。”端坐上首,堂下群臣之色,嬴政都看在眼里。。
能被他如此推崇,韩非之才当然是旷古绝今。
《强韩书》振聋发聩,普天之下,除了秦国,哪一个国家都能采用。在座之人,不会看不出来。
“大王,为一人出动大军,是否有所不妥?老臣建议,不如直接向韩国施压,迫使韩王质子于秦。”昌平君出言道。
作为踩在吕不韦尸体上位的昌平君,他的政治嗅觉自是灵敏。
在韩非的身上,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一旦韩非入秦,得到嬴政重用,势必会分润他手中的权利。
想到王座上那道威势日益深厚的身影,他心里就不禁蒙上了一层阴霾。
大王的权术之道日益炉火纯青,招贤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招贤纳士,更是为了平衡朝堂各大势力。
自从吕不韦死后,朝堂上再也没有能和楚系势力抗衡的存在。嬴政引入山东六国之人,就是为了防止楚系势力一家独大。
尉缭、李斯、韩非都是他国之才,尉缭上来就任国尉之职。而被嬴政如此推崇的韩非定是担任九卿重任。
想到这里,他感觉心头愈发沉重。
当即,他心中下定决心:韩非,一定不能进入朝堂。
从韩国到秦国,可是有很长一段距离呢。
“既然相国有言,出兵之事暂且搁置。此等大才,不入我大秦属实可惜。一旦为我所用,定是商君在世,我大秦将会更加昌盛。”嬴政的意见虽然没被同意,但昌平君所言也不是无理。
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一位大才,自然是最好的。
听到秦王将韩非比作商君,堂下诸臣皆是神色一滞。一种微妙的感觉在众人心中升起,韩非,当真有如此厉害?
商君虽死,但他在秦国依旧享有崇高的地位。即使商君过世百年,秦国依旧没有如同灭周,灭宋一样,将其出身的卫国灭掉。
即使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卫国的宗庙依旧存留,允许其成为国中之国。
如果韩非真的能真心为大秦出谋划策,他能够得到的,比他想的还要多。
事已至此,嬴政就将这件事交给昌平君去做。
王心难测,昌平君不敢推辞。
这件事,他不能再插手,否则引起嬴政忌惮,楚系势力将会遭受严重打击。
正当他心思百转间,一个人闯进他的视线。随即,他轻轻一笑,心中大石落下。
韩非,你的路就到这里了。
夜深,咸阳城已经宵禁。寻常百姓不可随意走动,但这条律令对于官员与贵族来讲,自是无用。
李斯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自己府邸,作为郑国渠的功臣之一,他当然拥有属于自己的府邸。
“李大人,我家主上有要事相商,请你跟我们走一趟。”还未到家,他就被两个黑衣人堵在巷子里。
看着他们不善的目光,李斯很干脆的怂了。
“带路!”
一路上,走过条条街道,他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