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过年(1/2)
万历四十三年除夕,每个人的家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只有毛杰所处的宅子却很冷清,没办法,只有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都是那种了无牵挂的类型。好在邻居们邀请他们一起过年,毛杰真真正正的感觉到什么才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感受。
毛杰一大早便来到了集市,让人装了几车肉类蔬菜送给街坊邻居,这大过年了,串门总不能空着手去不是,反正到了晚上就可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了。这一点就要比宗帅强了,因为他们是边军,即使是过年这样热闹的日子,对于边军来说,过年却意味着必须加倍打起精神才行,因为灾难往往出现在最喜庆的日子里。
来到李长贡家,看着总甲李长贡一家人都在那里忙碌着,毛杰也是满心欢喜,付剑和高木静静的守在毛杰的两侧。果然不出毛杰所料,李长贡很快便一个人走了过来。这次见了毛杰,李长贡恭恭敬敬施了个礼,说道,“小的李长贡,参见毛老爷!”
“李总甲快快请起!”毛杰将李长贡扶起,拍拍李长贡的肩膀,毛杰呵呵笑道:“在下既然住在此处,以后还要李总甲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李长贡连忙附和道。
“李总甲,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晚上在下可能要去和皇长孙殿下一起守夜,所以,只能白天过来打扰了。”毛杰歉意的说道。
“哦m皇长孙殿下一起守夜!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啊!”李长贡被这个消息雷得半天换不过来劲。
“唉!”毛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要是可以不去的话,在下绝对不会去的。”
“哦?这是为何?”李长贡疑问道。
“你以为去内城过年就那么好吗!”毛杰忍不住说道。
“在我看来这就是天大的恩赐,难道毛老爷不觉得吗?”李长贡差异道。
毛杰摇摇头,解释道:“当然不是,你想想,过年图的就是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可是在皇宫里面,热闹是热闹,可是却没有与家人那种温馨的感觉!”
“嘿嘿!”李长贡挠了挠头皮,不好意思道:“毛老爷,我是个粗人,对这些还真不明白!”
正在这时,跑来一个衅门,看到毛杰后,忙跑过来,道:“毛子文,你可让杂家好找,皇长孙殿下召见你,还不赶快过去!”
毛杰闻言,向着李长贡道歉道:“李总甲,不好意思了,看着架势在下不得不去了,看来咱们白天是聚不上了,等有时间再说吧!”
李长贡尴尬的笑了笑,自己什么身份自己清楚,毛老爷这么做完全是给自己面子,自己可不能不兜着点,于是连忙说道:“无妨,无妨,殿下那边为重!”
除夕之夜,竹炮连天,北京城里一片喜庆,皇城内朱由校的住处自然也是热闹的,这一夜,毛杰只好领着付剑和高木陪着朱由校过年。
“由校,师伯敬你一杯,祝你明年学业有成!”毛杰说话间端起一杯酒,说道。
“师伯,只要你用心教,校儿一定会学业有成的!”朱由校举起杯了,一饮而进。好在他和的不是白酒,否者要是被王才人知道了,不找毛杰算账才怪。
“用心教,看来还是想学木匠活啊?”毛杰嘀嘀咕咕的,一仰脖将酒喝掉,末了还抹了抹酒杯,以示自己也喝光了。
饭后,便是点爆竹烟花,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突然出现了一种怪物叫年,每当新年来临,它就要下山来吃人,所以人们新年临近时,都要搬到山脚去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