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 天后——玉女心经(1/2)
三峰之主,关切立于王妃嫔身旁,鸿蒙仙子,道:“真妃,莫非受那人困扰,有损于心境。”王妃嫔,一笑,道:“这一世,双修缘份未尽,我还好,会自保重。”
云台真人,道:“《玉女心经》乃道门无上真经,据闻是传自上古玄音灵语天后不传之秘法,道门中知之者甚少,修成者更是绝无仅有,尊神女娲天后,不为人知的是,她便是《玉女心经》修炼至大成境界者,因秘法涉及极其隐密的双修之法,所以历来不被公诸之于众。”
朝阳真人,亦道:“自天后女娲氏成道,身化无形天则,便从未有人将心经之玄秘真法修炼成功,真妃不惜毁却清誉,不惧流言,冒万难修此秘法,还得守闭口寡言之心经律法,实在是勇气可嘉!”
鸿蒙仙子道:“妙则妙矣,只是有如自古华山一条道,修成当然永生不灭,万劫不死,但若是稍有差池,yù_wàng缠绵,动情沉沦,身败名裂事小,万劫不复是真!且还不能回应天下悠悠众口,谨守如佛家身口意戒律之闭口禅,这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
王妃嫔,淡然一笑,檀口轻启,音若玉盘珠落,空谷雨声,道:“不必执于外界外物外相,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我既决心走此路,即便不成,亦无可悔,流言非语,动不了我的心,我真我爱故我在,有何不可!”
三位同道,也不由为王之语大感震惊,因为这番言论,确实超出了他们对道的理解与认识,仿佛有一种凌驾于他们理解遵从的道法之上,是完全不同的另辟蹊径,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更无从所见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修道之论。
王妃嫔继续道:“大道通天,三千六百法门,佛法普度,八万六千法门,修法不一,目的相同,不论哪种方法路径,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双修之法,不单是道门独有,佛家密宗亦有。”
朝阳真人,点头道:“昔天竺国龙树菩萨法力高深,传出过一种密炼之法,一支经新疆传入我中土汉地,正是大唐时期,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故密修之法,虽有双修,当时朝廷并未表态禁止,史称‘唐密’,
后因佛教密宗,寺院之内供养女眷,且与密宗僧众,招摇过市,为汉地礼教,人文观念所难容,冲突日益加剧,会昌年间,佛道之争中,倾向道教的唐武帝借‘灭佛’之举,将佛教密宗一并从汉地铲除了,史称‘会昌法难’,因此唐密在中土早已失传。
但另一支密宗密炼修法,经尼泊尔国传入西藏,因西藏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文开化较晚,故密宗密炼修法,在西藏这一特殊环境下得以扎根生存,进而发展成根深蒂固的藏传佛教,以至开枝散叶,繁华似锦,生成:密宗噶当派、密宗黄教、红教、白教、黑教、花教,蔚为大观,
但是因为语言与汉地不通,加上其密炼之法,涉及双修等不为人知或者不被常人接受的稀奇古怪的玄机,故一直令汉地之人倍感神秘与敬畏!这就是汉地俗称的‘喇嘛教’”
王妃嫔,忍不住插话,笑道:“朝阳,你能不能讲话精炼点,让我听起来不犯困!呵呵,看来象我这种人只适合至简至易的道。”
朝阳真人,抱歉地笑了笑,说:“别说掌门听不惯,就连我自己在翻阅道藏时,无意中触及到藏传佛教密宗时,在查找资料时,也真的是感到与中土修道、汉传大乘佛教,不论从内涵、还是形式、及参悟状态、修炼方法、着装风格、寺庙建筑结构、圆满显相、以及供奉主尊,都迥然不同,以至于我总觉得与汉地佛教差异之大,让人感觉不到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是同根同源,仿佛俗世中一母所生的两兄弟,却从相貌与性格上一点不相似。”
还没等朝阳把话说完,王妃嫔就笑得快喘不过气来,朝阳也一尴尬,知道越说越多,变成言语有尽,禅理无穷,修行万千,心机无限。鸿蒙仙子也跟着笑道:“朝阳啊,真象我小时候在私塾授课的先生,读书做学问很有心得,拿来修道,我看可惜了,浪费埋没了才情!”
云台真人也一脸默默含笑,续道:“我亦听闻藏传佛教密宗,也出过好些神通秘法不可思议的厉害人物,莲花生大士,马尔巴大译师和宗喀巴,在藏地名声大得,有如太阳与月亮一样受人尊敬。并有无数行密宗秘法修炼者,以肉身虹化、火化得舍利、心舌烧不坏、遗骨现佛象咒语、肉身不腐等种种奇相证实成就,修得圆满。”
鸿蒙仙子也不由的谈兴渐浓起来(编者按:女人的话匣一旦打开,永远是不会逊色于男人,神仙也不例外)道:“不过也许是我一知半解,我对藏传佛教密宗修炼,真的感到有点格格不入,首先语言不通,再个理解障碍,然后感觉他们供奉的一些神像,面目可怖,颇为狰狞,不知道是不是女子天xìng_ài美,总希望信仰的对象长相要好一点,才接受起来容易些,加上密宗自古就没有真正在汉地扎根流传过,缺乏中土百姓的历史认同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性,感觉是一个外教外法,与汉地信众有隔阂,并且我记得有一年在论道证法修神大会上交流切蹉时,说藏传密宗是成就过或被证实践行过,无以计数的大德上师,但是同时也修出过很多不为人知的魔王刹帝!历来打着密宗之说行血腥之祭事者,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都有史可查,有案记载。所以有前辈高人说,藏传佛教密宗不但修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