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第471章 真相如何揭(1/2)
皇帝对九皇子的偏心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连皇后对九王爷也是无底线的纵容。无论老九怎么针对皇后,他都没受到过一点处罚,就连上次夜宴他大吼着让苏若水杀了皇后,事后都没人训斥他一句。
“父皇那么多皇子,你又不是长子,父皇为何执意立你为太子?”苏若水一针见血的道破东陵帝王家的实质:“你是子凭母贵,那老九又凭什么得到父皇的偏爱?”
“别说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不信。”叶孤元弘快疯了,他不是不信,是不敢接受。
苏若水也闭了嘴,不再刺激他了。话可以不说,心不能不想。叶孤元恒素有小太子之称,众多皇子中唯有他长的最像叶孤元弘,细细想来男儿肖母,他们俩都很像皇后啊。
叶孤元恒不只长的像就连脾气禀性都极像叶孤元弘,原因真的只是他是在叶孤元弘身边长大的吗?
当年北夷国乱之际皇后一怒离宫,两年后北夷安定下来,皇帝册封叶孤元弘为太子,与北夷重建国交。
那时正是肖皇后回宫的最佳时机,她却没有把握机会,一味的矫情说什么也不肯回宫。皇帝好话说尽也没有用,一气之下当众下了限期,逾期不回则废除她的皇后封号。
她仗着叶孤元弘已被封为太子,非跟皇帝置气。她执意不回宫,皇帝便册封苗世英为后,一时弄假成了真。
肖静和被降为静贵妃,她失去了皇后的权柄与尊荣更加的不愿回宫,但她的内心也开始了恐慌。原以为雷打不动的君-宠,得与失只在一念之间。
失了皇后的封号不要紧,失了君-宠就什么都没了。肖静和也开始慢慢的变得柔顺起来,不再跟皇帝硬碰硬的赌气。
两年后九子降生,这期间又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曲折?宫外抱回的皇子是最容易受人诟病的,而且九皇子的生母只是个宫女出身,他应该是最不招人待见的才对。
事实上九皇子的地位仅低于太子叶孤元弘,皇帝对叶孤元弘更严苛一些,对九皇子倒是更纵容一些。
那个寂灭师太说她出家十六年,刚好叶孤元恒十六岁,她进入佛院的时间刚好和那宫女难产身亡的时间相符。
苏若水前前后后的想了一遍,怎么想怎么觉得皇后更像叶孤元恒的生母。再怎么相信自己的推断也不等于自己的推断一定就是对的,想知道对不对唯一的办法就是找证据。
唯有客观的证据才能揭开事实的真相,这个真相对老九来说很重要,毕竟每个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亲娘到底是谁,这是生命源头的追寻啊。
但这个真相对苏若水来说重要么?跟她有个屁的关系?错了,重要,非常重要啊。苏若水如果能证明这个诊断是真实的,那么皇后就有个天大的把柄被她握在了手中。
皇后再怎么也没脸承认叶孤元恒是她亲生的,因为叶孤元恒的年龄就指认他出生的时候皇后正好是在延庆佛院穿着僧衣吃斋念佛呢。
虽然没有真的剃度,虽然她还有个贵妃的封号,虽然那个男人是皇帝,但是即使真的是受皇命出宫事佛为皇家祈福,也不能在事佛期间做出生孩子那么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事来。
皇后丢不起这个人,所以苏若水要是抓住她的这个把柄就可以威胁她。苏若水也不想把她怎么样,反正她别再闹妖了就好。
可是证据要到哪里去找?十六年前的旧事,当时的人想都不想肯定当时就被皇帝处理干净了。能留下那个宫女一条命,已经是对她的报答了。
她配合皇帝演戏也不容易,而且她是皇后身边比较贴心的侍女,所以才有机会在延庆佛院隐居安身。
她也证明不了什么,她人都死了,拿不到一个字的口供。就算有口供,单凭一个人的口供都说明不了问题,何况没有?
她的尸检结果只能证明慧妃是认错人了,宫里人都知道当年坤宁宫的丫头怀了龙种,想要颠覆这个认知需要强大的证据。
整个事件苏若水都推断的天衣无缝,只是从哪里下手开查?怎么证明当年坤宁宫的丫头并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宠幸?怎么证明他们只是为遮人耳目演的戏?
苏若水想来想去都找不到下手的点,当年坤宁宫里的老宫女早就被打发出宫了,一个人证也休想找到。
延庆佛院!对,延庆佛院应该是九殿下的出生地,那里的老尼应该是清楚的。苏若水一回到景仁宫就派人去调查延庆佛院,结果很快就回来了。
除了寂灭师太和肖皇后延庆佛院出家时间最长的也只有十三年而已,也就是说无巧不巧的早些年出家的尼姑都云游四海至今不知所踪。
证明不了那宫女是装怀孕,那能不能证明皇后生过孩子?废话,皇后当然生过孩子,叶孤元弘就是铁证。问题是能不能证明皇后生过两胎?貌似是不能,这个想找证据太难了。
苏若水几天查访下来一无所获,劳而无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她的积极性。想想也没必要非去揭人家的秘事,只是她好奇心重,一有新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就有点兴奋。
兴奋劲过了也就那么地了,没找到证据虽然有点失望却也没影响到她的心情,毕竟对于她来说只是揭开一个故事而已,又不是找她的娘。有热闹看是好事,没热闹看也没损失。
皇后虽然被解禁了,但皇帝一直没放话说把掌管后宫的大权重新交给她。一天两天皇后还没着急,三四天过去了皇帝还不表态,这是要永久让权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