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黄巾乱起(1/2)
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二月间,张角派亲信弟子唐周前去洛阳,联系起义的事情,谁知道唐周当了叛徒,把马元义的起义计划向东汉朝廷告密。东汉朝廷立即采取措施,先在洛阳实行大搜捕,对起义进行残酷的镇压。结果,马元义被捕,在洛阳被杀;信奉太平道的一千多名官兵、百姓,也遭到了屠杀。同时,东汉朝廷又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人。
张角知道事情已经泄露,就连夜派人通知各方,立即举行起义。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记,因此称之为“黄巾军”。这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提前在二月爆了。
黄巾起义爆后,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统一指挥战斗。他们率领起义军攻打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族财物,许多地方官吏闻风逃窜。不到十天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于3月戊申日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而另一方面又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与朱隽军连军。庚子日,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
汉军在战并未得利,于4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又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攻占了广阳郡、渔阳郡、涿郡三郡。冀州的黄巾军在张角兄弟的率领下,攻占了巨鹿郡、安平国、渤海郡的全部以及河间国的大部,兵锋直抵北面的毋极县和南面的清河国及魏郡。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河北大地,一时有全部失守的危险。特别是曾炩的中山国,一时面临着南北夹击的危险,情况非常危急。
不过,因为中山国这两年以来,在曾炩的治理下,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内部并没有生叛乱,一时成为了河北大地唯一的乐土。周围郡国的难民一起涌向了中山国。这样的现象,吓出了曾炩一声冷汗。现在他可不敢大肆的接受难民,谁知道这些流民里面有没有混有黄巾军?但是不接受这些难民又让曾炩心中很是难受。最终,还是贾诩提出了一个很实用的计策,那就是在中山国和其他郡国交界处设立临时难民点,进行赈灾和救济。在对这些难民进行甄别后,再将其带到中山国内安置。
这一措施得到了难民的一致理解,他们也很清楚中山国的难处。现在中山国提供粮食和药材,使得他们没有生命危险,他们自然是愿意配合中山国的甄别了。这一甄别,还真的抓出了不少的黄巾军的奸细,足足有上万人。想到这一情况,曾炩就是浑身直冒冷汗。要是出于同情心,把这些人都放进来了,他的中山国这一片净土还不得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啊!
其实,这个时候,曾炩就已经想起兵了。但是贾诩的一句话就让他打消了马上起兵的念头。贾诩说道:“主公是想霸河北还是想霸天下?想缓霸还是霸?”
的确,这个时候起兵,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先,朝廷的征召令还未下达,他起兵名不正言不顺;其次,这个时候,黄巾军还没有对周围的那些士族豪强和贪官污吏造成什么伤害,曾炩此时起兵虽然能打败黄巾军,但是他却是不能占领那些土地,这不符合曾炩的意愿。
起兵的最好时机,应该是朝廷的征召令到达,而且周围的郡国被黄巾军占领,并将那些郡国的贪官污吏杀戮一空的时候。
于是,曾炩静下心来,在自己的领地内慢条斯理的进行着动员,为将来的起兵做准备。
三月的时候,曾炩将中山国内的大部分军队都集中起来了。
这两年中,曾炩又扩大了军队的规模,中山国的郡国兵的规模达到了五万骑兵和两万步卒。曾炩将这五万骑兵整不成一军五部,分别由关羽、太史慈、张飞、赵云和吕布各领一部,每部一万人。分别以田丰、审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