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平静的前夜(2/2)
。荷兰曾为日本带来了大量西方先进文化与军事技术,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奠定了坚固的基石。1600年,一艘荷兰贸易公司的船舶慈爱号漂流到日本西部海岸,从而开启了日本与荷兰交流的新纪元。在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荷兰东印度公司却依然得到幕府特许,获准与日本进行贸易,并于长崎等地设立荷兰商馆。透过荷兰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洋学术(兰学)开始被系统化的传播到日本,逐渐形成兰学东渐的繁荣景象。在日本文明的转型及其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中,“兰学”的学习和研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来自荷兰的书籍及其翻译,日本开通了一条移植、研究西方科学技术的道路。因此,兰学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当时与世界隔绝的日本得以在明智维新时顺利完成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所以新佑左卫门懂得荷兰话是可以理解的,蒋北铭只是明知故问而已。
“回大人。”新佑左卫门答道,“小人在东瀛的时候家里也是从事经商,和荷的几句荷兰话。后来小人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幸被我家主人救起,一生积蓄就此葬于大海。人小也无了去处,就跟随了我家主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
“原来如此。”蒋北铭又问道,“你可愿意留在我榆林湾做一个通译?”
“回大人。”新佑左卫门的声音依旧,“小人虽是东瀛人,但也明白‘食君之禄,担君之事’这个道理。小人的命是我家主人救的,我家主人的命又是各位大人救的。只要我家主人同意,小人愿意留在这里为各位大人效力。”
“行,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会和你家主人商量的。”蒋北铭挥了挥手屏退了新佑左卫门,转过头来问柳冠南,“你怎么看?”
“此人绝非一般日本商人。”柳冠南一面说一面走过去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你看他说话的时候,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好像什么问题该怎么回答早就想好了一样。还有,看他言谈举止,似乎流露出一幅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装不出来的。”
“你说的这些我也注意到了,那你说咱们现在是用他还是不用他?”
“不用?现在就他一个懂荷兰话,不用他你能用谁?”柳冠南答道,“只能先用着,多注意点就行,就算他身上有什么秘密,估计也不会是针对榆林湾的。”
叶孙全家第二次点上了蜡烛。叶战腰上的武装带终于配上肩带,新招募的500名士兵组建了一个新兵营。叶战成为了第一批荣升为新兵营排长的明朝人。
叶三又摸着叶战肩膀上的星星问道:“二哥,你升官了,怎么这肩膀上的星星倒少了2个?”
叶战摸了摸弟弟的脑袋:“星星少了,可是官是升了,你二哥我现在是少尉排长了,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叶战刚说完,屋门被忽地推开了,叶严和李逍2个人气鼓鼓的闯进了屋子里。
“叶叔,婶子。”李逍同叶孙全夫妇打完招呼,又一眼瞅见了坐在一旁的叶战,“吆喝,二弟,又升官了?怎么?少尉了?够快的啊。”
叶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把手中的警棍使劲往桌子上一放:“奶奶的,把老子逼急了,老子不干了,也参军去。”
叶孙全不满的瞪了大儿子一眼:“我说你这也老大不小的了,怎么整天毛毛躁躁的,你二弟刚刚升了排长,你就这么个嘴脸,给谁看呢,你这是要给我添堵是不是?”
“叶叔,哪能,哪能。”李逍赶忙解释道,“这不是冲您,更不是冲着二弟。”
“那是冲谁啊?”
“还能有谁?”叶严把头抬起来,“不就是那个吴大总探长吗?屁事不懂,就知道整天瞎指挥,这巡捕房是没法呆了。”
李逍从后面拉了叶战一把:“不说了,不说了,二弟荣升少尉,我这当哥哥的也没什么贺礼。婶子,添双筷子,我一会好好敬二弟几杯。”
一家人和李逍又围坐在了饭桌旁。叶战放下酒杯,对叶孙全和罗氏说道:“爹,娘,我可能又有2个月不能回家了,还得住新兵营。”
“唉。”罗氏叹了口气,“我们知道,你忙,这也是公差不是?”
“还有,爹,娘,我可能明年还要去更远的地方,也许一年半载回不来。”
“更远?去哪啊?”不光叶孙全夫妇,连叶严和李逍都被叶战的这句话说愣了。
“安南。”
“安南?那是哪?比崖州城还远吗?”叶孙全不知道安南在哪,“为什么还要去那么长时间?”
“安南在海的那边,不是大明的疆土。”叶战不知道该怎么和爹娘解释安南,只好说道,“蒋长官亲自找过我,问过我的意思。明年我们可能去安南驻扎,蒋长官说,这也是朝廷的意思。”
“朝廷?”叶孙全更糊涂了,朝廷应该在极远的北边啊,那是比老家福建还遥远的地方,朝廷也知道安南?
“既然是朝廷的意思,爹,娘,这是二弟在为朝廷尽忠啊。”叶严生怕他娘再守着李逍哭哭啼啼,赶紧说道,“爹,你不是常说吗,忠君报国是我大明子民的本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