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喝酒劝酒和拒酒常识 (2)(1/3)
4.代饮
这是一种既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你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饮。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他们的酒量必须大。
5.罚酒
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13.回应祝酒时话语宜泛泛而谈
有的人在致谢时,常常犹如语不尽意,在必要信息已基本传达完以后,仍然不放心地添上几句,或出于习惯,无意地多言几句,从而造成偏离原有谈话方向、破坏原有致谢意图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一个刚上任的副厂长的生日宴会上,该副厂长的哥哥出于礼貌,站起来一边向弟弟工厂的同仁以及上司敬酒,一边说:“多谢各位同仁和上司多年来对我弟的关照,使他当上了副厂长。”这句话说完,弟弟就向哥哥瞪了一眼,宴会结束后,弟弟因为这句话的后半句和哥哥吵了起来。
显然,哥哥的后半句话说得不得当,因为感谢的内容过于具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觉得当上副厂长只是同仁和上司关照的结果,而不是他本人具备实力,所以要特别为此表示感谢。它造成的负面效果是:既缩小了谢意的范围——似乎只为提携一事而谢,又贬抑了弟弟——似乎他无能,只能靠提携。事实上,当上副厂长有诸多因素:自己的主观努力、天时地利、同行的信任、上司的提携,等等。其实,哥哥只需谢谢各位同仁和上司的各方面关照就行了,无须说出关照的具体内容,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14.回应祝酒时可风趣幽默
幽默是快乐的分子,在回应祝酒时幽默一些往往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令人开怀大笑。
1930年2月9日,蔡元培70岁生日,上海各界人士在国际饭店为他设宴祝寿,他在答谢时风趣洒脱地说:“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多做几年事。我活到了70岁,就觉得过去69年都做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喽。”宾客一听,哄堂大笑,整个宴会充满了欢声笑语。
试想,如果他摆出一副严肃相,一本正经地致答谢辞,那整个宴会就不会产生如此活跃快乐的效果了。
15.酒桌上的规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酒场,了解一些酒桌上的规矩,必定事半功倍,一路绿灯。
1.主人在为客人斟酒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满到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是指斟满八成就行了。
2.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秩税涯粗浮⒅兄改笤谝豢椋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3.祝酒时要表示祝愿、祝福等。
4.席上喝酒讲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干,一口气喝下去,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让旁人看看杯子是空的。在酒席上还常常有“无三不成礼”的说法,意思是喝酒一次高潮必须是三杯以上。所谓“酒过三巡”也是这个意思。
5.如果你准备喝酒或者很能喝酒的话,就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免得让别人觉得你虚伪。能不能喝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6.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7.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说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8.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可以看对方的酒量和喝酒态度来决定自己的酒量,但是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因为这是你在敬别人。
9.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10.要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11.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12.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3.如果说错话、办错事的话,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14.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下,把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老实地去一个一个倒酒,要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15.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16.与领导同桌喝酒,要注意的事项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2.如果自己职位卑微,要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3.不要以为给领导祝酒领导都会喜欢,有的领导由于平时应酬较多并且已经对这种杯来盏往的形式出现厌烦的情绪,那么你就不要敬酒过多,只要懂得适时为领导添加酒水就可以了。
4.领导给你敬酒时,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都要先干为敬,并且要用双手端杯,杯子要低。
5.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的大忌。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要永远低于别人。但是如果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