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宋忠的结局(1/2)
奉天殿上站着满朝文武,这些人一个个素袍紧裹低声不语。
朱允炆刚摔了一个茶杯谁能想到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就如此大火气,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就能与自引火头,这种事他们这些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是绝对不会干的。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朱允炆终于开腔了,身着龙袍的他高声咆哮:“朕的皇叔,先帝的亲生儿子,连先帝七七之日都没过就举兵谋反,霸占了整个燕京城,气死朕了。”
刘三吾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沉默不语。
大明刚传一代就有谋逆之事出现,要是因此而带动天下谋反,岂不是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短命的朝代,这和暴秦,大隋有什么区别?
此刻长兴侯耿炳文站了出来,他是朱允炆亲封的兵部尚书,甚至将齐泰这个早早站在朱允炆身后有从龙之功的人都挤到了旁。
“启禀万岁,都督宋忠、徐凯还有小儿耿瓛联名上书请战,要征讨叛逆,不知万岁意下如何?”
朱允炆看了一眼方孝孺,这才是他真正的智囊:“方大人意下如何?”
方孝孺如今已然有了文官之首的趋势,开口道:“万岁明鉴,无论是宋忠、徐凯还是耿瓛,镇守一方都是良才,但,也要看对手是谁,若对手只是失势的元蒙余孽,咱们都不必担心,几位都督完全可以应对自如。可是,他们的对手是燕王,恐怕会……经验不足,毕竟燕王是从战火之中成长起来的,手下都是精兵强将。”
方孝孺没有说太深,而是选择了在关键时刻止住。
朱允炆不是傻子,这话肯定能听得明白,那意思就是在这些人不合适,不是燕王的对手,去了也只是浪费人力物力而已。
“方大人心中可有人选?”
方孝孺听完朱允炆的话,自然而然的一唱一和道:“有,也没有。”
“此话怎讲?”
方孝孺扭头看了耿炳文一眼道:“不知廉颇已老,尚能饭否?”
耿炳文听出话头了,这帮小王八蛋是推着自己这个老古董上战场!
耿炳文是谁?
朱元璋亲封的长兴侯!
为什么是长兴侯?
耿炳文驻守长兴十年,立下赫赫战功,从未让敌人跨越雷池一步,这就是他的才能。
加上当初朱元璋忌才妒能杀了一批功臣,随后为了让孙子顺利上位再次磨刀霍霍,等到朱元璋被朱允炆暗害的时候,朱允炆依然在顶着朱元璋的名头大杀特杀,可以说现在的朝廷可用之将已经所剩无几。
奇怪的是,这祖孙二人谁也没动耿炳文。
诡异吧?
并不诡异!
耿炳文善战,尤其善守,无论守城守边都是好手,这世界上能让耿炳文让出道路的人都已经死干净了。再加上耿炳文在军中的威望,朝廷总需要一两个这样没有野心又威望十足的人来压着那些刚刚冒头的年轻人,所以耿炳文屁股底下的椅子固若金汤。
可是用人的时候到了,新一辈中李景隆已经跃跃欲试,却听见了方孝孺一句‘廉颇已老’,那肯定说的不是他姓李的,不是耿炳文还能是谁?
耿炳文高声道:“万岁,臣怎敢自比廉颇,耿炳文老则老矣,提枪立马为大明守土之心从未改变,战死沙场才是我们这些人的归宿,此事自该当仁不让。”
朱允炆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的皇叔很能打,当年在燕京大破元蒙余孽和晋王争锋崭露头角开始,就没吃过败仗,每年年末往京师进贡的都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犯边元蒙的人头。
他更知道耿炳文的厉害,在当初那个年代连先帝太祖爷都要狼狈逃窜的日子里,耿炳文却从未丢过一块土地,这种经历过混乱年代战火洗礼的人,在朱允炆心中自然要比皇叔高上一截。
“好,长兴侯,朕封长兴侯为讨燕都督,统兵十万,满朝文武兵将随你点,物资一应备好,十日后统兵出征!”
耿炳文跪倒道:“老臣遵旨!”
此刻,外边一个小太监拿着托盘,托盘上有一份奏章,火急火燎冲上了金殿。
“报!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刚要发火,却看见小太监手里托着一封八百里加急奏章,皇宫大内有规矩,凡是八百里加急奏章可不经通报闯殿奏请。这规矩是朱元璋定下的,当年的大明刚刚建立,四下不稳,太祖恐出事之后追悔莫及才定了这么一条规矩。朱允炆登基不久,许多规矩还是按照祖制进行,所以这条规矩也就存了下来。
由朱允炆的贴身太监将信封转递了上去,撕开信封那一刻,他有一种要疯掉的感觉。
原来,这个天下根本没有人将他朱允炆当成皇帝!
方孝孺眼看着朱允炆就要失态,开口问道:“万岁,您这是怎么了?”
哐!
朱允炆连同托盘都砸了下来,大骂:“怎么了!宋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朕,请战书还得到朝廷回复,就擅离职守率两卫兵将迎敌,徐凯耿瓛屡劝不止,竟然还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借口!!这和叛臣贼子有何区别,来人,传朕金牌,将宋忠就地革除职务,压回京师问斩。”
“万岁,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耿炳文连连呼喊道:“万岁,尚未开展先斩大将,这是自损之策,在说宋都督前去收复失土乃是为国尽忠,没错,宋大人的做法偏激,若是因此就被革职斩首,会伤了士气,毁了军心。”
耿炳文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想法,或许大明真会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