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2)
永安元年四月十五,平雪大将军率五千亲兵远赴赤雪山,而永安帝所承诺的三万大军要从遥远的江南腹地驶出,跋涉万里前往赤雪山与平雪大将军汇合。
皇城之上,永安帝赐平雪大将军烈酒三杯,以助平雪大将军凯旋而归。
平雪大将军一身戎装,跨下四蹄点雪的上等良驹是永和帝在永和二十年赏他的千里马。他饮尽杯中酒,把酒盏抛向天空,拔出配剑带领着五千亲兵驶出京都。
这就是一个笑话,可皇城之上的众臣,无人敢笑,整个大顺,无人敢笑。
永安元年五月初,永安帝下诏,天下十三岁上,十八岁下女子停婚嫁,择其良者充盈后宫,为皇家延绵子嗣。
大顺王朝的选妃制度是每五年选取一次,每次挑选入宫三百采女。得宠者,则位进妃嫔,不得宠者,五年过后会放出宫去,另行婚嫁。
大顺朝上一次选妃是在永和二十年,可这次是新皇登基,故选妃要比以往声势更加浩大,也更加严厉。
永安元年六月,雪国三皇子冷拓做为质子前来大顺。永安帝下令南调的三万大军原路返回江南,命睿王驻守赤雪山,不得皇诏不准回京。
永安元年七月末,通过三审的三百采女住进了位于西六宫外的储秀宫,等待终审。
终审,便是让皇太后或是皇上亲自相看,问其家室,考其礼仪,合格者将直接封妃封嫔,赐居东西六宫。不合格者,只要没大错,也不会赶除宫去,而是留在储秀宫中,等待皇帝的随时选取。如果五年之内还默默无闻,便会被放出宫去,另行婚嫁。
永安帝生母静仁皇后早已离世,身份尊贵的静慧太妃又远离世俗之事,眼下宫中除去日理万机的永安帝本人外,唯一能主持审的便是孝和太皇太后。
而孝和太皇太后,自永安元年正月起便重病不起,已经半年有余。
永寿宫,长乐殿。
灵犀把熬好的药汁哄着孝和太皇太后服下,在太皇太后刚要喊苦前往她的嘴里塞了一粒蜜枣。
甜味掩盖了药的苦涩,孝和太皇太后本来皱着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安嬷嬷端来一碗净水,递与太皇太后,轻声道,“皇上早朝后来过,见太皇太后睡着便离开了。”
孝和太皇太后接过水饮了一小口咽下,把青花瓷的小碗递了回去,道,“来见哀家做什么?那样有能耐,便能耐去!”
灵犀接到安嬷嬷递的眼神,小心的劝道,“皇上到底还是心疼太皇太后的,自打太皇太后病了后,每日都来看您,还吩咐奴婢们好生照料着……”
孝和太皇太后往凤榻上一躺,闭着眼睛道,“哀家以前看错他了。”
在太孝和太皇太后的认知里,永安帝是如永和帝一样中庸的人,除了永和帝的中庸外,永安帝的心中更存了一丝不必要的仁慈。那种仁慈不是上位者应该有的,所以她并不看好永安帝承接大统,故而才会同意永和帝的提议,扶持睿王。
可是最后,她和永和帝都错了。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永安帝的时候,永安帝用极其让人意外的方式,登基大统!
论心狠手辣,他们不如永安帝,不然在永和十九年就应该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另立他人;论韬光养晦,永和帝的众多皇子更是无人能极,不然睿王就不应该如此早的锋芒必露,从而让永安帝做出逼宫一事;论计谋,更是高人一等,否则平王怎会在边疆连连请兵,从而把睿王调离京城。就更不要崔贵妃董贵妃这些人连连倒戈了,恐怕除了她们外,永安帝还布置了不少的后手,只不过是没拿出来而已。
这样的皇位继承者,让孝和太皇太后欣慰,因为大顺朝后继有人。可在欣慰的同时也让孝和太皇太后害怕,因为永安帝心太狠,一位心狠的上位者,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接连三天,永安帝一下朝便会来到长乐殿中,孝和太皇太后不见他,他便坐在长乐殿的外殿中,不急也不恼,直到掌灯十分才会离去。
第四天,孝和太皇太后终于答应让永安帝进到内殿之中。
待安嬷嬷和灵犀退下后,永安帝李辰逸对着凤榻之上的孝和太皇太后跪下,道,“孙儿不孝,让皇祖母担忧受苦!”
说罢一个头便磕在了地上。
孝和太皇太后连忙从床上坐起,想下床扶永安帝起来,永安帝却先一步起来把她按在凤榻之上,不让她动。
孝和太皇太后长叹一口气,握着永安帝毫无温度的手道,“你如今已是皇帝,这是何苦?”
永安帝坐在孝和太皇太后的身边,诚恳的道,“我是皇帝不差,可也是您的孙儿。若皇祖母不能原谅孙儿,孙儿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
孝和太皇太后嗔道,“胡说!”
永安帝如小时候一样往孝和太皇太后的怀中一趴,把脸埋在了棉被中,声音中流露出疲倦,“皇祖母,孙儿身负天下骂名,真的累了。日日下朝,只有想着长乐殿中还有您,孙儿这心中才有一丝安宁,孙儿知道,您定不会怪孙儿的。因为生在帝王之家,有太多的不得已……”
那一天,永安帝在孝和太皇太后的宫中用过午膳才离去,走的时候,眼中带着一丝喜悦。
永安元年八月初十,孝和太皇太后在御花园中主持了选妃的终审,按其家中权势大小,个人才艺品行为永安帝选出了从三品嫔一人,正四品婕妤三人,从四品美人八人,正五品才人十二人,从五品宝林十八人。
选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