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粘豆包(2/2)
”三月听完就冲七月撇了一下嘴,十月一看三月的动作,就知道大娘以前估计很少过来帮忙,今天不知道为啥过来。
陶氏就说:“你一天活也不少,就没叫你。材子媳妇咋样了?我也有好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小吴氏虽然嘴里说是来帮忙的,但却坐在炕沿上不动,而且一听陶氏这么说,话匣就打开了,说道:“材子媳妇挺好的,可我也不敢让她多动了,这头胎坐不住,我怕她将来落毛病。还是你自在呀,我这一天侍候完老的,侍候小的。侍候爹娘我没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可我没听说哪家还得侍候出嫁的小姑子的。侍候也行,侍候完我还落不着好,成天跟咱娘嘀咕,一看见我进去人家就不吱声了,要是好话干啥怕人听呀。这不定又琢磨谁呢?”
陶氏翅不敢跟小吴氏说这些,因为小吴氏转头就能把你卖了。因些陶氏说道:“大嫂你也别多心,二姐兴许心理不得劲,跟咱娘说说话,咱娘开导她呢。”
小吴氏却不管陶氏什么,自顾自的说:“弟妹,你是不知道我心里的苦啊。你说二妹夫也就给人家当了两天师爷,连个功名也没有,况且现在二妹夫也没了,二妹还拿着架子,开口闭口规矩。咱庄户人家有啥规矩呀,那老刘家我也没听说有啥规矩,成天说我这不合规矩,那不对的,还有非得学人家官家少爷的叫法,叫琰哥、珏哥的,我听着就别扭。”
刘青山有一个同窗中了举后,没有再接着考,而是由家人帮着疏通,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当了个县令。这人跟刘青山关系不错,就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去当个师爷,刘青山回去跟家一商量,都觉得先去官场见识一下也行,免得真考上了却啥也懂,就答应了下来。
但当上师爷后,他的同窗就发现刘青山为人认死理,不知变通,跟乡绅们的关系搞得很僵,恰好那时刘青山水土不服闹病,他的同窗就把他打发了回来。可刘青山和二姑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不管怎么的,也算是跟官家搭了个边,所以也是要守着规矩的,把孩子的小名也改了。
陶氏说道:“人家是耕读传家,不像咱这大老粗,守着些规矩也是应该的。”
小吴氏说:“我呸,他老刘家也就刘青山读个两天书,往上数还不都是泥腿子。别人我也不说了,就说那芳儿,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敢动不动给我脸色看,她也不看看住谁的吃谁的呢。我们芬儿那多好的性子,这些年跟七月她们姐妹处的多好,从没红过脸,芳儿就来了这么两天,把我们芬儿气得跟她干了多少架了。原先我还寻思芳儿刚到这儿别住不惯,就让芬儿跟她一起住,这倒好非说我们芬是看着她去了。你说她有啥好看的,把芬儿气得说啥不跟她一起住了。”
十月早就知道这两人处不到一处,那针尖对麦芒的,刘其芳一看也是让二姑惯的惟我独尊的样子,朱芬更是。亏小吴氏还挑好听的说呢,朱芬跟七月她们是没红过脸,平时也不在一块玩,上哪儿红脸去呀。小吴氏肯定是怕朱老太太偷偷贴补朱玉冬一家子,所以才让朱芬跟刘其芳一起住的,但无奈朱芬段数太低,让刘其芳发现了。
陶氏说:“她一个小丫头你跟她一般见识干嘛呀。再说,兴许是她爹没了,心里不好受,这才脸色不好,脾气也急点儿。芬儿是个懂事儿的,你多劝劝她,那姐妹在一起是缘份,别老闹别扭。”
大娘说:“唉,我可不是就这么劝的芬儿,要不依芬儿那直性子还不定要闹成什么样子呢。要我说,这二妹也不知道是啥教的孩子,那琰哥和珏哥一点人□故不懂,成天就知道捧个书本,那芳儿倒是一肚子弯弯曲曲的心眼子。”
其实这也好理解,刘琰哥俩平时是刘青山教导的,而刘其芳平时跟着二姑,所以兄妹个性不同。
小吴氏跟陶氏抱怨了一会儿就走了,不但一点儿活没帮着干,还耽误了陶氏干活。
小吴氏走后,陶氏就说:“不管你大娘家谁跟你们说你二姑家或别人的闲话,你们都不许跟着说,知道吗?”
三月说:“知道了,娘。跟大娘一起说别人闲话,大娘一转身就能把咱们卖了,对吧,娘?”
陶氏说:“就是不让你们背后说别人闲话,有说别人闲话的功夫不如自己多点儿干活呢。”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在哪里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