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2/2)
滴眼泪,一直到睡觉之前都是安安静静的,而就是这片安静,让人更觉心酸。六天后,杂院里的人全都疏散完,孩子们都被寄托在没有子女的好心人家了。
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公孙君若呆呆望着那条崎岖的山路,只觉得脸上一阵凉意划过。两旁稀疏的树木已经光秃秃的了,乌鸦停在枝头,盯着小道,观察有没有猎物出没。身后是空荡荡的院子,她晓得即便她回身,也看不到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了。
在空旷的村野天地间,她纤瘦的背影看起来更加的落寞了。
从屋里出来,展昭就看到她站在院子的门口,一动也不动,宛如一尊雕塑。即便她不曾说过什么,她的悲伤也在这天地间显得那么的浓厚。这是他极少见到她的悲伤。
他走上前,站在她身边,和她一同眺望路的尽头,轻声道,“外头冷,我们进屋暖暖吧。”
公孙君若转过头,看的却不是他。望着那对没有任何情绪的眼,不知怎的,展昭觉得她的世界突然之间暗了许多,那种璀璨都哗然消逝了。他知道遣散杂院里的人会让她有不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对他们的情感,远远超过他所能想到的。
心蓦地一阵刺痛,手就这么伸了出去,揽过她纤瘦的肩膀,将她轻拥在怀。一声叹息从嘴里溢出,不知是为她还是为他自己。
“等有空,我们去见见他们吧。”
僵硬的身体因为他这句话变得柔软起来,额头抵着他的肩膀,她闭上眼让眼泪憋回去,轻轻点了点头。
翌日,回到开封府已是酉初了,日落西山,整个汴京都被笼罩在一片橘黄色的光辉中,远远看去似乎披上了件金纱,朦朦胧胧的。赵虎奉包公之名到府衙门口接他们,张龙也跟来了。平时换做别人,他根本不会去凑这个热闹,但是这次不同,有公孙君若在,总不能每次的好处都由赵虎抢了去。所以即使包公没吩咐他过,他也死皮赖脸的跟着去了。
展昭等人刚下了马车,赵虎就带着他们进开封府的书房。虽然一路上颠簸很是辛苦,但他们知道若霉也不会在他们一回来就急着见他们,所以势必有很重要的事要告知他们。
进了书房,凳子都还没捂热,包公就将最近接到的案子跟展昭他们详细说了一遍。原来是有一个叫王进的人申冤,不是申他自己的冤,而是他朋友的,但他的朋友却是一只乌盆。他说他的朋友遭恶人所害,挫骨扬灰并和在泥里做成了这只乌盆。
一开始包公还觉得此事有蹊跷,可是后来又有一妇人带着孩子来开封府申冤,道是她的夫君遇害,而面对包公的一问三不知,更令包公觉得荒诞,觉得她只是思念太多而产生的担心。虽然两件案子有了判断,可包公还是放不下那对母子,因此就等着展昭他们回来后问问他们的见解。
公孙策在听了后,说:“大人,依学生看,第一件案子怕是怪力乱神的无稽之谈,至于第二件,想必是那妇人思君心切,又因丈夫多日未归而杞人忧天吧。”
包公抬眸看他,“公孙先生也是这么看的?”
“听大人的语气,似乎有疑虑。”展昭说。
包公点头,“不错,本府确实放心不下那对母子,所以暗中派了马汉去查看。”说着,她转向公孙君若,问,“公孙姑娘的看法呢?”
公孙君若抬起头,脸上还有些迷茫。昨夜她睡得不是很好,梦见的都是以前和杂院里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回忆,早上醒来的眼角都是湿湿的,再加上一路上马车的颠簸,有点神情恍惚。她迷茫地看向包公,又看看公孙策,思忖良久才说:“君若愚钝,怪力乱神之说虽不可信,但是君若也听闻过包公审郭槐时,有阴魂出现才让案子了结一说。”
经她这么一提醒,公孙策也想起那件事来了。事实上他并不相信鬼怪,即便民间常有人说包公可以日审阳夜审阴,可跟随他这么多年以来他并没有见到过包公审判过阴魂,而寇珠阴魂的出现,当时他也在场,对一向不信鬼神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但是理智又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所以在遇到这样的事,他也完全当做笑话来看。
“公孙姑娘所说的,本府也考虑过,所以才是忧虑的原因。”包公皱紧了眉头,“倘若那王进说的都是事实的话,那么凶手实在是太可恨了!”
展昭说:“大人,属下觉得若那王进所言属实,相信他还会再来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