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酒(2/3)
圣这般下场。相识多年,本帅知道,各位都是聪明人,想来也不会再让我马信为难了,是吧。”半个时辰后,马信的四个亲兵各自携带着一封书信离开了大营。其中有三个直接离开府城,分别向着西面、东面和南面而去,最后一个倒是没有离城,而是去了城里的另一处军营,那里面驻扎的,乃是兵备道傅梦吁直辖的一个守备的兵力。
兵备道标的编制是一个守备两百战兵,中军守备叫做郑之文,与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剧作家倒是重名重姓。此人久在此间,在军中也有善射的名声。而现在,他的这一标兵也是府城之内唯一的一支不在马信麾下的清军。
原本的历史上,马信率部反正,本已诱来了郑之文,结果却被他一箭射来,逃回了本部营盘,带着部下逃出了府城,导致了马信未能裹挟更多的清军反正。此番由于陈文所谋甚大,未免横生枝节,马信便没有与这些文官一道将其招来,而是等拿下了傅梦吁这个顶头上司后名正言顺的将他传唤过来。
傅梦吁的命令一到,郑之文不疑有他便赶往马信的大营前来“襄赞军务”,只是待进了军营,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这份疑惑始终萦绕在郑之文的心头,直到进了大帐,看着帐内的四个文官那一脸的死灰,再看了看地上尚未凝固的血迹,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郑守备,浙江安远侯、福建漳国公已经派出大军合攻台州,不日将至。本帅与在座的各位台州父母为保全本地百姓,已经商议着打算举台州一府归顺大明,你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参详一二。”
看了一眼傅梦吁,郑之文咽了一口唾沫,继而恭顺的回答道:“卑职谨遵马帅、兵宪号令。”
“很好。”
说罢,马信便给一个面生的军官使了下颜色,让此人跟着他的一个亲信部将带着军队和郑之文前去接收兵备道标营。
郑之文并非是马信的亲信,甚至二人在此之前连个统属关系都不存在,此刻马信派人监视着他一同返回驻地,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道标营共有两百余人,吃完了空饷,也就剩下一百多人,此番马信的亲信军官带着两百多战兵,手上还有郑之文这个守备,虽然还称不上狮子搏兔,但是马信现在却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城中的清军全部裹挟起来,所以为防万一,还是选择了先解决郑之文的这支道标营,把最有可能会威胁到计划的变数解除掉再说,
一路上,马信的亲信起初可谓是绷紧了神经,倒是郑之文还在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虽然谁也没提刚刚发生的事情,但是同为守备,郑之文的谄媚之意却还是让这个亲信军官放下了一些警惕。
两个军营分别在府城的两侧,穿城而过,很快他们就接近了那片道标营的营区,甚至已经可以依稀的看到守辕门的卫士正依在那里如磕头虫一般打着瞌睡。
“此番事了,老哥必得马帅大用,便是北边的那位也定有爱才之心,到时候老哥可别忘了小弟啊。”
“郑守备说笑了,我等只是马帅部将,阁下独领一部,重用二字,也理当先应在阁下的身上才是。”
二人照常交流着这些无谓的恭维,可也就在这时,郑之文的面色一变,望向那亲信军官身后,随即高喊了一句。
“马总兵,您怎么来了?!”
不只是那亲信军官,几乎所有人都扭过脖子往那里看去,可是除了黑洞洞的巷子口却什么也没看见。然而待到他们重新转过身来,看到的却是郑之文双腿一夹马腹,一鞭子下去,胯下的战马便如离了弦的利箭一般冲了出去。
“郑之文跑了!”
话音未落,只见那郑之文款扭狼腰、轻舒猿臂,一张骑弓在手,瞄准了马信的那个亲信军官便是一箭射去。
“背叛朝廷,死路一条!”
………………
此刻已是深夜,距离南塘营自杀入仙居县也不过只剩下了两三个时辰而已。
抛开前去招郑之文的,马信的另外三个亲兵,一个向西,赶往仙居县城,通知当地守军反正事宜,以防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而向东和向南的二人一道而行,直到出了城,通过事先安排好的船只顺流而下,直到黄岩县城附近其中的一个才下了船转而向南,而另一个则继续乘船顺着灵溪一路向东,向着海门卫的卫城一路而去。
海门卫,始建于洪武年间,为信国公汤和筹建的沿海备倭卫所。卫城周长三里,门五座,嘉靖抗倭之时曾与松门卫同为戚家军水师的基地,如今则是满清台州水师的驻地。
台州水师,如果从名字上解释,应该是负责台州沿海警戒、巡航的清军水师。可是事实上,这支台州水师的任务却远远多于这个解释。
舟山之战前,浙江明军的主力位于舟山群岛,台州水师除了要负责台州、温州两府沿海以外,还要与定海总兵标营以及宁波绿营一起协防宁波府;舟山之战后,明军残部南下福建,而陈文在浙西则还没有正式崛起,其部便仅仅承担台州和温州这两个府的沿海防御工作;等到陈文在浙西越战越强,洪承畴决定以钱塘水师和汉军八旗强行突破,便调了部分台州水师的船只协助,直到石廷柱、刘之源战败才逃回杭州。
台州水师有三千之众,分为海中、海左、海右三营。海左营始终驻扎在台州沿海要点,而海右营则负责温州的防务,至于海中营,原本是驻扎在定海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