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雪橇(1/2)
一路雪凝地滑,饶是姬良缠上了防滑的草绳,马车才晃晃悠悠的向东走了几十里,入夜前到了德水岸边的一个小驿站,姬良和吕素在此休息过夜,等明早渡河后再通往邯郸的驰道。
驿馆的驿吏劝说姬良好吕素最好返回栎阳,因为渡过德水就是太行山,在道路冰封结凝的情况下,马车是走不过山路的。
姬良看见吕素苦着脸,知道她是放不下易小川。就谢过了那驿吏,又答应吕素另想办法去燕地。姬良想:不管怎样先过德水再说。就问驿吏:“明早的渡船什么时候开?”
那驿吏笑道:“二位想必不是老秦人吧!那德水早已封河了,要到三月才开河呢。”
姬良问:“封河了?那物资和军情怎么递送呢?”
驿吏大笑:“从河面上过啊!”
姬良惊道:“你是说那黄河,不德水冻上了!”
驿吏说:“是啊!每年这个时候都德水冻上了。现在这时候连车马都能过呢,只是冰面打滑需要将马蹄和车轮用稻草和麻布包好防滑。不过河东的太行山就走不得了。驰道全凝了,车马只能绕道南边。”
姬良听到这里却心生一计,他问:“请问这位大哥,这德水封冻的是哪一段?”
“哪一段?”驿吏摇摇头:“你们是楚地人吗?德水冬季全线封冻的。前几天听从北面回来的河工说连壶口都冻上了。”
吕素急道:“那可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从南边绕过去,只是那又要多花上十天的时间了。”
姬良冲吕素露齿一笑:“既然德水冻上了,那就好办了,我来想办法。”
吕素扁着小嘴问:“什么办法,就算过了德水,那太行山也过不去的。”忽然她咬着嘴唇仿佛下定决心似的说:“那我们就步行过太行好了。素素不怕的。”
姬良笑着说:“素素不怕,我怕……
吕素有些生气了,幽幽的说:“那我自己走好了。”
姬良忙解释:“我是怕浪费时间。步行过太行那不得花个上十天啊。”
吕素忙问:“那怎么办?”
姬良说:“好办,我们从德水上走!”
“德水!”吕素惊道:“可德水冻上了,船走不了啊。”
“不坐船,做雪橇!”
的确从封冻的冰面上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雪橇了。利用平整的冰面在硬滑的冰雪路行驶,所以不用太大的牵引力就能快速前行,比车还要方便。如用健壮马匹牵引,一天可跑二百里路。所以,即使在已有铁路、公路运输的年代,雪橇仍以它方便、灵活、制造维修容易的特点继续存在。当下姬良先安顿好吕素和两人的行李,洗了把脸便出了驿站到德水的河堤上观看,见那德水从正北而来直通南方而去,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一公里。若以此刻河水水位而论,也不過300米的光景。只是面前的河水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已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咋一看却像沙滩一般。冰面的当中没有尘土只是白晃晃的一片,想来是刚冻上没多久的。冰面上铺着一些防滑用的草甸,横跨整个冰面形成一条过河的草路。
姬良缓步走上冰面,脚下只发出沙沙的声响,冰面冻得很结实。走到河心姬良蹲下身摸摸冰面,冻得很结实,又敲了敲冰面。冰层发出厚重的闷声。看样子冰层至少有一尺厚。姬良不放心又在冰面上跳了跳,落地时差点滑倒。姬良干脆俯下身把耳朵贴在冰面上听冰层内的动静,如果冰层开始溶解,那么冰层的内部就会发出咔咔的断裂声,冰层能传声几里之内的断裂声都能听到。可是眼下姬良什么都没听到,寂静的冰层下依稀能听到河水静静的洪流在涌动。姬良放心了,这下有几百里平整的冰路可用了。他起身搓搓有些冻僵的耳朵,走上草路往驿站走去。
姬良看看天色渐渐昏暗了,再看看河堤上的杨树,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丝一丝的摇动,原来月亮已经出来了……这时挂起一阵小北风,顺着河道吹了下来,冷气逼人冻得姬良一个劲的打寒颤。姬良想:得给吕素找个在雪橇里取暖的炉子,不过马车或雪橇中怎么用生火?做个炉子吧,可又怎么设计不至于翻倒了着火呢?
他抬起头来看见西面的山,一条雪线映着月光,分外好看;那山就是今天他们走过的,在山中驰道上不觉得山的高大,眼下看到一层一层的山岭,才觉得这山脉的巍峨。又看到几片白云夹在山峰之间,仿佛一座雪墙横在眼前。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来。上的河堤姬良转身往东望去去,满眼绵延的大山望也望不到边,远处天也是被雪色映成白色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么来了。看样子就算过了河这山路也不能走了。突然姬良想起那秦始皇不也是从这条路过来的吗?真不知道只天下第一人是怎么越过这茫茫雪山的。就算当时没有下雪封路,可这严寒的环境秦始皇又怎是微服出行的呢?
第二天一大早姬良便起床,省去了晨跑因为有更为重要的体力活--做雪橇。准确说是做个冰爬犁。他嘱咐吕素在驿站休息一天整理装备,收集食物和取暖用的木炭。自己则找人做这爬犁去了。
有了如月公主的扳指,驿馆的驿吏都大力协助,帮姬良收集采购需要的物料并出工出力。驿吏带着姬良找到两根做船桅用的坚硬的木杆作辕子,姬良把木杆前端削薄后放到火上烘烤,并加力弯曲使木杆如弓形向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