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名将初现(2/3)
,想不明白子安和金威故意放胡人进入己方的侧后会是个什么战术,又到底有什么用意?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转过身看见英布带着一个士兵爬上了山顶。“启禀将军,对岸的林地地已砍伐了不少,末将……想问问这木材是否全部运回我方一侧?”英布恭敬的问道。
张量山知道这计划是商量过的英布现在突然再次提出来大概是有了新的想法,便问:“英将军有什么新的建议吗?”
“末将以为,若是将伐下的树木全数运过乌水河,过于费时费力,不如将其就近拖入森林用来堵塞林中道路或干脆全部烧掉!”
闻言张量山眼珠一转到又想出一个计划来,他看着面前的2人问:“这是谁想出来的计划?”
“这……”英布犹豫着看了身边那个士兵一眼,那小兵却跨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启禀将军,这是小人的建议!”
张量山打量着这个小兵,仔细地向那人打量了几眼,他大约二十岁出头,身材不算魁梧但很结实,神情沉静,一张看起来显得方正的脸上,两道稀疏的眉毛下,一双细长的小眼精芒闪闪,鼻梁微微有些隆起的鼻子虽然粗苯,但是在那张方脸的衬托下,反到使原本粗笨的鼻子显得柔和了几分,他肤色很黑,浓密的连鬓短须让整张脸显得的更加黑黝。那个小兵姿态恭敬神色却很坚定。张量山认出这人也是早间虽他渡河侦察胡营中的一人。
“小人彭仲,是英百将麾下一名伍长。方才随英将军渡河伐木,小人觉得将所有伐下的树木都运过河来太耗力了。不如修成路障或者干脆一把火烧掉!反正我军是在明处!”说完小心的抬头看了张量山一眼。
张量山点点头:“明白了,其实你是想把这林子给烧了!”
彭仲嘿嘿笑了一声。张量山看着远处的森林,捏着下巴说:“主意不错!只是可惜了点。”他指了指那片森林:“留下那些树木只会会变成胡人的盾牌,可现在就一把火烧掉,却实有些可惜。”
英布插嘴道:“将军,末将打听过此地秋冬多是东北风。若无南风相助火攻无益啊!而且就是用投石机也没法将火油罐打到敌军的身后。”
张量山叹了口气,是啊,没有风助火攻难成。这时英布又说了:“这彭伍长还有一条计策……”
“哦?请说!”
彭仲拱手道:“不敢当,小人的意思是,咱们派几个不怕死的潜伏在这森林深处,等到这边打起来了,便在林子深处放起火来!借助这东北风烧断胡狗的退路。到时胡狗一定军心大乱。咱们便杀他x的!”
张量山问道:“森林多水雾这火烧的起来吗?”
彭仲点头到:“回将军,现在是秋天森林中多是枯叶,方才小的在林中查过林中多是松树地上的松针松枝颇多。我们可用猛火油为引加上松脂遇火便燃,这时再吹上一阵东北风就可以烧他x的了。”彭仲话出口后又觉得自己无礼了些,又忙连连告罪。
军中士卒文化不高粗口多,张量山早已习惯也不以为意。他略一思考觉得可行便让人取来地图,三个人围在地图边,比对着远处的森林河流方位仔细研究。
最终决定派一队士兵携带火油火具潜伏在离河边约五里左右的密林中,等战斗打响后便寻机纵火扰乱东胡的军队后阵,然后便向乌水河方向转进寻机归队。至于人选则从涉间带来的秦军中挑。彭仲毛遂自荐的说:“将军若是信得过小人,便由小人带几个兄弟去就可以了。小人原是齐国昌邑人,就住在巨野泽边,自幼便习得水性。小人的那几个兄弟也都会水。我都想好了森林的东北是大山,我们就藏在东边,然后一路向西把火放起来,最后再游过乌水河和大家汇合。”
英布也说:“嗯,彭兄弟的水性是我带的这队人中最好的。”
张量山是侦察兵出身对这种敌后潜伏破坏本就极为欣赏,到了秦国却没处发挥,不想这里遇上了个知音。当即点头同意,又和彭仲约好了联系和撤退的细节。嘱咐人备好猛火油和火种。
猛火油即石油,古人在日常活动中发现这种液体遇火能燃烧且遇水不灭。遂命名为猛火油,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汉高奴县在今陕西省延安东北,此处说的大约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南朝范晔之《后汉书·郡国志》则记载了古人采集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文中所谓“石漆”,当时即指石油。此外,晋代张华所著之《博物志》和北魏郦道元所著之《水经注》也有类似的记载。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的则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他(公元1031-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由于石油有燃烧“遇水不灭”的性能,因此后来被大量用于军事方面。秦人久在西边活动,故对这种火油十分了解。只是没有大规模的开采收集。所以使用上也相对局限。
最近工作比较忙更新慢了望各位书友见谅!值此**节即春节来临之际给各位书友拜个年!恭祝各位身体健康!学业事业进步!爱情婚姻美满幸福!**节怎能没有女主角?特别上传一段关于素素的还没没写完的给各位书友:…………“阿婆!您……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